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茂南脆罗非:从非洲到餐桌的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7: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茂南脆罗非:从非洲到餐桌的传奇

茂南脆罗非鱼,这种源自非洲的淡水鱼类,在广东茂名茂南区这片土地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引进品种,变成年产值达17.5亿元的特色产业。茂南区不仅赢得了“中国罗非鱼之都”的美誉,还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将罗非鱼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01

从引进到产业化:半个世纪的养殖历程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等特点。其肉质鲜美、细嫩、少刺,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被誉为“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上世纪50年代末,茂名市从非洲引进罗非鱼进行繁育、养殖。开局探索艰难,克服非洲鱼类适应性问题,才能让罗非鱼养殖业逐渐步入正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茂南地区最早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支持下,将苏丹尼罗、莫桑比克尼罗、埃及尼罗等品种杂交,培育出适合当地养殖环境的罗非鱼品种。

茂南以科研机构、院校为技术依托,将国际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本地提纯复壮、杂交选优等多年探索实验。“茂南脆罗非”作为茂南罗非鱼产业的明星品牌,经过四年的饲料技术开发,以特定的养殖方式养殖的功能性罗非鱼,具有口感爽脆、久煮不烂、营养价值高三大特点,备受市场青睐。

02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打造“茂南脆罗非”品牌

茂南区把握“茂南脆罗非”的品牌潜力,综合产销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迅速壮大市场规模。目前全区脆罗非养殖面积4000多亩,年产量达2400多万斤。“茂南脆罗非”获评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优秀品牌”。

茂南区拥有罗非鱼苗种场17家,其中国家级良种场1家、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年产优质罗非鱼种苗9亿尾,另外还有1家省级淡水白鲳鱼良种场。走进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国家级良种场内,一排排整齐的育苗池映入眼帘,池中鱼苗欢快游动,健康成长。

“我们致力于罗非鱼优良品种的培育,研发的品种与非洲鲈鱼结合,肉质好、生命力强。”该公司负责人说,自主培育的吉奥罗非鱼,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年产优质罗非鱼种苗9亿尾。

随着消费者对罗非鱼的多元化需求,本地企业不断探索、优化品种,茂南还积极引进种苗企业落户茂南,为茂南罗非鱼种业注入新血液。11月29日,全球最大的罗非鱼种苗企业,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与茂南区签约,投资1亿元建设种苗培育基地,租赁鱼塘用地约860亩,打造国家级良种场,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同时开展科研合作,推动罗非鱼种苗技术创新。

03

从地方到国际:市场拓展的华丽转身

清蒸罗非鱼,酸汤罗非鱼,美仁鱼刺身……在佛山的一家餐馆里,罗非鱼美食成为新晋招牌。这些罗非鱼从茂名市茂南区出发,三个半小时便可到达大湾区,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得益于罗非鱼大湾区销售中心的建立,茂南罗非鱼加快“融珠入湾”,日销售超20吨,满足大湾区消费者对此营养价值丰富鱼类的需求。

大湾区食客有口福,北方的餐桌也能尝到来自茂南的新鲜罗非鱼。今年,广东友联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吊水脆罗非——“友联渔”,经过7—15天流动水槽吊水养殖,跨越千山万水,活鱼远销至黑龙江等北方省市。

茂南区水产养殖面积达5.08万亩,其中罗非鱼养殖就占了4.47万亩,主要分布在公馆、镇盛、金塘等镇,成为茂南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养殖户们严格按照标准化养殖技术进行操作。“我们这采用生态养殖模式,注重水质管理和疫病防控。池塘里安装了水质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水质变化,还合理投放鱼苗,科学投喂饲料,确保罗非鱼健康生长。”

茂南区已建成13个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1个罗非鱼专业镇,推动罗非鱼养殖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

茂南区成立罗非鱼产业链党委和相关工作专班,积极推动罗非鱼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建立“领导小组+园长制+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的管理机制,吸引269家农业企业入驻,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龙头企业27家、区级龙头企业30家。2023年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达17.5亿元。

广东省罗非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茂南区聚力罗非鱼产业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促进罗非鱼产业集群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茂南引进广东忠成农业、渔创农业、业常食品等农业企业,发动民享养殖、联唐茂联种养等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3940万元开展标准化养殖基地升级改造、罗非鱼深加工等4个项目建设。

今年8月底,京塘罗非鱼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动工,如今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配套罗非鱼加工车间、自动化立体库、检测中心、直播间、展厅等功能区域。

京塘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加工厂全面融入产学研的需求与发展模式,打造以淡水鱼为核心的3D主题世界,将其建设成为热门的打卡新地标,预计提供超过1000人的就业岗位。

茂南还以茂名市供销渔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实施“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万亩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强绿色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在罗非鱼产业上的每个环节找空间,要利用科研力量培育优质种苗,研发饲料绿色养殖,升级养殖环境,塑造茂南区域罗非鱼品牌,打造文化IP,将罗非鱼产业发展推向新层次。”茂南区委书记廖述毅说,用最高的标准检测罗非鱼全产业链,政府、企业、银行、研究机构共同发力,推动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04

未来展望:百亿产业的新征程

当前,茂名正积极响应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开展“茂名罗非鱼”区域公共品牌形象创建与推广工作,已相继在北京、郑州、杭州、成都、太原等城市亮相推介,让“茂名罗非鱼”品牌响遍大江南北,连续入选2022年、2023年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目前,茂名市共有25个罗非鱼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产品涵盖了罗非鱼种苗、商品鱼、加工及饲料产品。

4月初,《茂名市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印发,提出分别从种业提升、标准化养殖、优化调整养殖品质结构、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品牌主体培育、扶持加工工程、内外贸一体化、科技攻关、金融保险支持等方面,构建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标准、产销协调、多业融合的罗非鱼产业布局。

以新提质,茂名正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罗非鱼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补齐罗非鱼产业发展短板。具体实施路径上,茂名将引导茂南区、高州市、化州市开展“吊水”罗非鱼、脆肉罗非鱼、红罗非鱼等养殖,在电白区、滨海新区开展海水养殖罗非鱼,在信宜市、高州市开展氹仔生态养殖罗非鱼,提升优质罗非鱼养殖占比达15%以上,通过优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升罗非鱼产品质量。

十条措施同时提到,建设以电白、化州、高州为中心的罗非鱼加工中心,培育一批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引导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抱团发展,共同打造茂名罗非鱼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茂名罗非鱼在国际的影响力及竞争力;培优扶强特色优势罗非鱼区域公用品牌和“信字号”品牌,加强罗非鱼产业“信字号”常态化管理,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据悉,4月13日,茂名将举办第十九届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茂名罗非鱼全球推介会,聚焦茂名罗非鱼育种、养殖、加工和流通等全产业链条的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深度挖掘茂名罗非鱼产业文化,进一步擦亮茂名罗非鱼品牌,推动罗非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全球餐桌。

会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罗非鱼具有鱼肉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腥味少、出肉率高等特点,加工适性高,罗非鱼预制菜等新的产品形式有望打开罗非鱼国内外销售的新局面。

全链发展,“鱼”跃新篇。茂南罗非鱼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畅游”,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