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符号:2000年前的神秘图语,或藏古蜀文明密码
巴蜀符号:2000年前的神秘图语,或藏古蜀文明密码
在四川雅安荥经县的中国桌山黑石公园内,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巴蜀符号”。这些神秘的符号刻于玄武岩石之上,形似“天书”,至今无人能破解。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可能与古蜀王子蜀泮有关,他在公元前316年率领蜀人抵抗秦军,最终远遁越南北部建立了瓯雒国。那么,这些符号究竟是何种含义?它们是否记录了古蜀王子的英勇事迹?
巴蜀符号:神秘的“过渡图字”
巴蜀符号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主要发现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年代大约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这些符号形态多样,包括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神秘色彩。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研究,巴蜀符号是一种“过渡图字”,既不是纯粹的图形,也不是纯粹的文字,正处于从图到字的转化过程中。形象地说,巴蜀符号相当于六七个月的胎儿,因为秦国灭蜀而胎死腹中,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巴文化的混合产物。
蜀泮传奇:从成都到越南
公元前316年,秦军攻入成都,蜀王子蜀泮率领3万蜀人,在荥经中国桌山一带与秦军展开决战。经过激烈战斗,蜀泮成功突围,带领军队和百姓远遁越南北部,建立了瓯雒国,自称为“安阳王”,建都于古螺,即今河内近郊的东英县。根据越南官修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记载,蜀泮是鳖灵的后裔,为中国战国时期蜀国王子。越南学者陈仲金认为,公元前227年秦朝派赵佗攻打百越时,安阳王也向秦朝臣服,秦朝遂在越北地区设置象郡。法国学者鄂卢梭则认为,蜀王子(蜀泮)在公元前210年乘秦始皇去世中国内乱,夺取象郡地区,自号为安阳王。越南历史资料记载,蜀泮在位期间,制造了灵弩,抵御了秦朝几次的进攻。越南历史学者称安阳王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符号与传奇:历史的见证
蜀泮带领的这支移民队伍,从成都出发,经雅安、汉源、泸沽、会理、昆明、楚雄、通海等地,最终抵达越南北部。沿途建设了“泮溪”城,在越西、西昌、盐源、昭觉、会理等地,留下墓葬与青铜器。在荥经(严道)古城附近发现的军事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巴蜀式兵器,如铜戈、铜矛、铜剑,上面雕刻着虎的头颅、蛇的尾巴。许多符号刻在青铜器、印章上,这些符号被称为“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有学者推测,蜀泮想通过“巴蜀符号”表达对古蜀先王的尊敬、怀念。成都三洞桥战国遗址出土的铜勺勺面上刻有五个巴蜀符图,上排是鸟文、鱼文,下排为龟文、心文。鱼文,代指鱼凫;鸟文,代指杜宇;龟文,代指鳖灵;心文,如同虫状,疑为蚕丛。似乎在释说古蜀诸先王永远长寿,带有祈祷之意。
未解之谜:巴蜀符号的未来
巴蜀符号印章是中国的文化特色,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或考古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破解。这类印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印面所铸的主要是虎纹、手心纹、花蒂纹、卷云、水波和动植物等,而不是汉字(少数有混用),与中原玺印有很大不同。从1954年在四川昭化宝轮院出土巴蜀符号印章至今,在四川境内有20多处出土这类战国时期的奇特印章共计100余枚,地点遍及四川东西南北中。而在四川荥经中国桌山附近就出土了80多枚,最为集中和丰富,因此荥经桌山成为破解巴蜀符号印章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巴蜀符号的神秘面纱尚未完全揭开,但它们无疑是古蜀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蜀泮等古蜀先王的传奇故事。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相信这些符号终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