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种文玩,盘出来漂亮,还能入药!
这7种文玩,盘出来漂亮,还能入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玩不仅是把玩之物,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令人惊喜的是,一些常见的文玩材料,竟然还具有药用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兼具观赏与实用双重价值的文玩珍品。
沉香:植物中的钻石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的沉香。沉香的价格非常昂贵,顶级的沉香价格可达上百万一串,每克价格过万;即便是最普通的沉香手串,价格也在几千元以上。
沉香自古就是一味名贵药材,具有纳气平喘、通气安神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心脏病。《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沉香“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的效用。
据记载,沉香除了用于中医入药外,饮用沉香泡制的酒也能益精壮阳,滋养肾水。沉香的辛味能守能窜,温性能暖腰膝壮元阳,因此能产精水,且壮益阳道,使精气饱满,腰膝痛得到改善。
如今,人们玩沉香更多是因为其独特的气质。沉香手串深受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的喜爱,因为沉香的气质和内涵与他们的价值定位相契合。
绿松石:藏药中的瑰宝
绿松石凭借其清新淡雅的颜色、明显的盘玩变色效果以及百搭的特性,深受文玩爱好者的喜爱。对于经济宽裕的玩家而言,绿松石是搭配手串的优质选择;而对于土豪来说,拥有一条绿松石手串更是标配。
在藏药中,绿松石入药十分常见,如二十五味松石丸和七十味松石丸。在西藏,绿松石被视为“藏药”的一种,当地人认为通过观察绿松石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佩戴者是否患有肝病,因为绿松石具有吸收黄疸肝毒的作用。
绿松石的药用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被广泛用于治病。古代波斯人认为绿松石能治疗癫痫病和精神错乱;中世纪欧洲人则用绿松石磨成的粉末治疗眼疾、溃疡和心痛。在中国湖北竹山,制作绿松石工艺品的工人即便被绿松石撞伤或碰破手指,也极少发生发炎感染的情况,甚至用绿松石泡水可以治疗腹泻。
蜜蜡:五宝之首
在中医中,蜜蜡被誉为“五宝”之首,药王孙思邈就常将蜜蜡磨成药粉治病救人。
研究发现,琥珀蜜蜡所含元素可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残余的毒素,提高细胞抵抗疾病、衰老的能力,有助于血脉畅通。
佩戴或用来按摩患处,可改善风湿疼痛、腰酸背痛、四肢麻痹、肩周炎等,能够预防肿瘤、骨质疏松。
鸡血藤:吉祥之物
鸡血藤产自山南大巴西日神山脚下,以前为扎日吉加寺的喇嘛所做,戴在手腕上便能缓解全身关节痛,又因产自神山脚下,佩戴十分吉祥;又因为鸡血藤盘玩之后,颜色变得红润漂亮,造型古朴典雅,非常受文玩小姐姐们喜欢。
而且鸡血藤也有药用功效,长期佩戴具有舒经活血,舒缓关节、神经疼痛,也可治疗风湿关节痛,怪不得小姐姐们会喜欢呢。
其实鸡血藤不仅具有医疗功效而且还有避邪功能,是居家旅游必备良品。
苦楝子:抑菌杀虫
苦楝树在长江以南地区非常常见,其果实成熟后呈金黄色,经冬不落,许多玩家常常采摘苦楝树的果实制作手串。
脱掉果壳的苦楝子与柏香籽有些相似,但纹路看上去更规整。
中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即将苦楝子记载入药,列为下品,后来《名医别录》又将楝树的根皮、树皮以“苦楝皮”为名收录入药。
苦楝子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菌、杀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癣等真菌感染。佩戴苦楝子手串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还能治疗湿热、冻疮、行气止痛、杀虫、虫积腹痛、头癣等,可谓盘到就是赚到。
无患子:天然洗护
无患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其果皮可以用来制作天然的洗护用品,如洗衣液和洗手液。
文玩爱好者也常用无患子制作手串,它耐脏耐汗,盘玩效果极佳。
无患子也是一种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其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可用于治疗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痹、肿毒,以及白喉症、精囊病、淋浊尿频等。
虽然我们平时不常用无患子作为药物,但盘玩这样一条手串,还是非常有趣的。
竹根:雕刻与药用
说到竹根,可能会让一些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不适。之前我们曾介绍过竹根的文章,许多玩家看到竹根的纹路时,都会觉得有些瘆人。
然而,竹根的密度非常瓷实,是雕刻的理想材料。从明清时期开始,我国就有了竹根雕刻的传统。竹雕艺人们常常取用竹根部位雕刻成摆件和把玩件。
竹根盘玩后会呈现出美丽的枣红色,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竹根也可以入药。紫竹根,即紫竹的根茎,又称为乌竹、黑竹、水竹子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据医书记载,紫竹根具有祛风、破淤、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经闭、狂犬咬伤等疾病。
此外,淡竹根煮汁服用,可除烦热、解丹石发热渴;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脏热毒气。甘竹根则具有安胎、止产后烦热等功效。
中华文玩博大精深,一草一木都是珍宝。这些平常看似不起眼的文玩材料,在中医领域却有着重要的用途。将中医、中国传统文化与文玩相结合,是否让你对手中的手串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