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治耳鸣,你试过这些方法吗?
中医食疗治耳鸣,你试过这些方法吗?
“耳鸣,是指在外界无声源的情况下,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轰鸣声,或如潮声。耳鸣、耳聋是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提升。”这是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静对耳鸣的定义。耳鸣不仅影响听力,还可能引发焦虑、失眠等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现代医学中,耳鸣的治疗往往依赖药物和物理疗法,而中医则提供了一种更自然、温和的解决方案——食疗。
中医认为,耳鸣的病因病机与“风”“火”“痰”“虚”“瘀”“毒”等相关。如外感风邪、肝火、痰热、痰浊、脏腑虚损、瘀血阻络、外感邪毒等。实证主要与肝胆火盛、痰浊、瘀血相关;虚证则与肾、脾、肝、心、肺等相关。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
针对不同类型的耳鸣,中医提供了多样化的食疗方案:
桑菊薄竹饮:适用于外邪侵袭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突发性听觉下降,耳胀及耳鸣有如吹风声,伴还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桑菊薄竹饮由桑叶、菊花各10g,薄荷6g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的作用。将这些材料洗净后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即可饮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虚无外感者慎服。
芹菜粥:适用于肝火上扰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耳鸣如海潮声,又如打风行雷的声音,特别会在抑郁或动怒后加重,通常伴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夜寐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将芹菜(连根)50g洗净切碎,与粳米100g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600ml左右煮成粥,每日食用两次。但身体较虚而无肝火者需谨慎服用。
川贝秋梨膏:适用于痰火郁结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耳鸣如蝉叫,或者“呼呼”作响,伴随头晕目眩,胸闷,咳嗽痰多,口淡无味,二便不畅,舌红及舌苔黄腻等。将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各30g同置于煲中,加水煎成浓汁,去渣留汁,再将秋梨100g切块,同冰糖、蜂蜜100g放入药汁内,文火慢煎成膏,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15g,温水冲服。但痰湿重者需忌服。
玫瑰花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病程可长可短,全身无明显其他症状,曾有抑郁或紧张状态,或有爆震损伤的病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玫瑰花汤的制作方法简单,将玫瑰花初开者30朵,去心蒂,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浓煮,后入冰糖适量即可饮用。但月经量多、孕妇需忌服。
菟丝子粥:适用于肾精亏损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耳鸣如蝉,在周围环境安静的时候耳鸣情况更加显著,听力渐降,或伴随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夜尿频多,并产生脱发症状,舌红但少苔。菟丝子粥的制作方法简单,将菟丝子30g洗净捣碎,加水煎煮,去渣留汁,与粳米60g同煮粥,粥成时调入白糖适量即可。但阴虚火旺者需慎服。
参枣汤:适用于气血亏虚型耳鸣。主要症状包括长时间的耳鸣,每遇到疲劳之后症状加重,或者经常感觉倦怠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肚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参枣汤的制作方法是将党参10g,大枣10g,瘦肉300g,瘦肉切件汆水,其余药材洗净后加入适量水,先大火煲滚后转细火煲1.5小时即可。但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中医食疗的优势在于其个性化和整体性。每个食疗方案都是根据耳鸣的具体类型和个体差异来制定的,强调辨证施治。同时,中医调理不仅仅是食疗,还包括针灸、按摩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如,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卢建华医生就擅长运用针灸治疗耳鸣。韩阿姨因突发性耳聋和耳鸣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未果,最终在卢建华医生处通过两次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这说明中医调理的整体效果往往优于单一疗法。
中医食疗治疗耳鸣不仅安全、温和,而且易于实施。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选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进行,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耳鸣症状。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自然、温和的耳鸣治疗方法,不妨尝试中医食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食疗方案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方案的适用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