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公”“老婆”称谓溯源:从唐朝故事到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4: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公”“老婆”称谓溯源:从唐朝故事到文化传承

“老公”“老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夫妻称谓,背后竟然藏着千年前的一段佳话。唐朝麦爱新夫妇的故事,不仅揭示了这些称谓的由来,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夫妻习惯称呼对方为“老公”或“老婆”。这种称呼已非常普遍,甚至刚刚结婚的年轻人也会如此称呼。那么,“老公”和“老婆”这两个称呼究竟从何而来?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许多人认为这些称呼源自我国港台地区,特别是在港台影视剧风靡之后。然而,实际上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这些称呼就已经出现,并且流传下一段有趣的千古佳话。

关于“老公”“老婆”的美谈佳话

传说唐朝有一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读书人,名叫麦爱新。他为了考取功名,日夜寒窗苦读。他的妻子温柔贤惠,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学业。经过不懈的努力,麦爱新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功名,一时之间春风得意。

他此刻陷入困惑,觉得自己的妻子日渐年迈、容貌逊色于其他官员的妻室,因而萌生了“弃旧迎新”的念头。历史上,有许多男子在考取功名后便打算休弃原配妻子,例如司马相如、陈世美和元稹。因此,麦爱新有此念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一句有趣的话曾流传开来:“男人其实一向很忠诚,无论年岁多长,都钟爱十八岁的少女。”这句话揭示了男性喜欢新鲜感,以及对年轻美丽女性的偏爱。然而,在古代,休妻是一件大事,除非妻子犯了“七出”中的罪名,否则不能随意离婚。此外,妻子多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他,他也不好堂而皇之地休掉她。

于是,麦爱新想出了一计策,他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妻子离婚的意图,并试图了解她的态度。他走进书房,挥毫大笔,在案上写下了一副上联,然后离开了房间。

荷落败残,归根落叶成老藕。

这副上联颇具趣味,表面上提到的是莲藕,但其深层含义却相当复杂。麦爱新用莲藕作为比喻,实际上是在暗示他的妻子已是残花败柳,容颜渐衰。

其意思显而易见:你已年老色衰、韶华不再,而我如今功成名就,自然要娶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文人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确实高超,然而,通篇文字中依然能看出过于夸张的痕迹。

妻子出身于书香世家,一见上联便洞悉了丈夫意欲另结新欢的心思。她并非普通女性,拥有超越闺阁女子的才华。当面对丈夫的挑衅时,她不发一言,也不轻易屈服。

于是,她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了下联。

下联:“稻熟禾黄,吹糠见米新粮现”。

妻子的反击也相当有力。她用“禾稻”代替“荷莲”,以“新粮”取代“老藕”,而“新粮”与“新娘”的音韵巧妙对应,这不仅构思巧妙,别具一格,而且富有趣味。

意思再清楚不过:尽管我日渐老去,难再拥有昔日的容颜,但在这个年龄段,我却拥有成熟的风韵与独特的魅力。只要你懂得欣赏,便能发现我的美。

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深情款款打动,麦爱新阅读了妻子的对联,因此放弃了想要休掉原配妻子,重娶年轻妻子的想法。妻子见到这一情景,喜悦地写道:“老公的公正令人钦佩。”麦爱随即作答:“老婆的关心无微不至。”麦爱新和他的妻子最终都喜笑颜开,成功化解了一场中年婚姻危机,他们的经历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

从那时起,汉语中便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普通人之间的夫妻也开始像麦爱新夫妻那样互相称呼为“老公”和“老婆”。

据传闻,关于“老公”一词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最初是用来称呼太监的。在古代,太监是宫廷中的宦官,担任黄门、寺人等职务;他们被尊称为内官、内臣,而通常的低级称谓则是太监、阉人等。在皇宫中,太监通常被称为“公公”,而在民间则称之为“老公”。这一称呼也有历史记载,例如在明朝的笔记小说集《枣林杂俎》中,记载有李自成攻入北京“打老公”的事情,指的当然是对太监的攻击。女性朋友们现在要是知道,她们每天称呼的“老公”原来是古代的太监称呼,那简直尴尬至极。

目前广泛流传的观点是,虽然有各种说法,但它们都只是民间传闻,并不必全然认同。

“丈夫”与“妻子”的起源

有两种非常有趣的说法:

据传,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地位崇高,男性地位相对较低,因而女人成为男人们争相追逐的对象。男女结为夫妻后,为了防止女人被其他男人夺走,男人每天都会紧跟在女人身后,与其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丈夫”,因此男人被称为“丈夫”。

说法二:在古代部落中,存在抢婚的习俗。女子在选择丈夫时,主要关注的条件是男子的身高是否达到一丈。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尺寸与现代不同,当时的一丈大约相当于七尺,而一尺约为现在的六寸多。

为何要以一丈的身高作为选择夫婿的标准呢?这是因为,唯有这样的身高才能够抵御其他强者的抢婚之举。因此,女子才会称她所嫁的男子为“丈夫”。这种说法确实相当有趣。

“妻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中:“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在古代,“妻子”不仅指代妻子,还包括孩子。直到后来,这个词才专门用于指称男子的配偶。

(古代婚姻的掠夺)

其他有趣的夫妻称谓

中华文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常见的“老公”“老婆”称呼外,夫妻之间还有哪些别具趣味的称谓呢?

首先是“良人”这一称呼。在最早的时期,夫妻之间互称为“良人”,其含义是贤者或善良的人。这就如同现代所说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诗·大雅·桑柔》中有云:“维此良人,作为式谷”,这句话是说:这个人既善良又高尚。唐代诗人张籍在诗中写道:“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月里”,意思是:我家的高楼紧邻皇宫,我的丈夫在明月下的皇宫值守。夫妻之间互称为“良人”,这种称呼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适用,这表明当时男女地位相对平等。

其次是“娘子”与“郎君”的称谓。《说文解字》中,“良”字加上偏旁“阝”在右边变成“郎”,而在左边加上“女”字则变成“娘”。接着在后面分别添加“君”字和“子”字,就变成了“郎君”和“娘子”。这样称呼丈夫和妻子会显得更加亲密。唐代以后,“郎君”成为妻子对丈夫的爱称,而“娘子”则指青春妙龄的女子,这是其特定称呼。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常有这样的表现,比如唐代李白在《长干行》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宋代苏轼在《定风波》中也写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再次是“官人”与“娘子”这两个称呼。在宋朝时期,妻子通常称呼丈夫为“官人”,这种称谓在平民百姓之间也逐渐流行开来;此外,在宋代的宫廷中,“官家”这一称谓也开始出现。民间通常称呼新郎和新娘为“新郎官”和“新娘子”。由于宋代理学的兴盛,官人实际上意味着管理者,因此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新郎官”和“新娘子”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第四是“外子”和“内人”的称呼。在宋代,丈夫也可以称妻子为“内人”,妻子则称丈夫为“外子”,此外,丈夫还会在外人面前谦称妻子为“贱内”。在古代,男子通常在外奔波谋生,养家糊口,而女子则负责家中的各项事务,如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和抚养子女。这种分工因此被称为“男主外,女主内”。

第五点是“相公”的称谓。在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中,我们经常听到“相公”这个称呼。“相”比“官”更具尊贵之意,因此男性的地位显著提升,家庭中的地位也达到了顶峰。

在近现代,“先生”这一称谓不仅限于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它还延续了古代对年长且品德高尚之人的敬称。因此,它包含了对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子的仰慕与尊敬之意。夫妻之间的互称“爱人”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初,当时正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由此可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夫妻称谓的演变不仅见证了社会的日新月异和不断进步,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辉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