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成式AI将为中国带来2万亿美元经济奇迹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2: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成式AI将为中国带来2万亿美元经济奇迹

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据预测,它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全球经济贡献高达7万亿美元的价值。其中,中国作为全球AI研发的领先者之一,预计将从中获得约2万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占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特别是在先进制造、电子与半导体等行业,生成式AI的应用将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此外,生成式AI还将在内容创作、软件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01

中国AI发展现状

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根据美国SAS公司的最新调查,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受访的中国行业决策者中83%的人表示,他们所在的组织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比例显著高于英国的70%、美国的65%、澳大利亚的63%以及全球平均水平54%。

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中国的领先地位更加明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AI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

02

具体应用场景

生成式AI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从制造业到教育,从政府服务到汽车工业,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中集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制造商和物流装备制造商之一,建立了6+3的创新框架:6个关键环节-数据标注、生成、处理、传输、存储和集成;3类定制化模型-适用于敏感信息处理的模型,适用于企业知识库构建的模型,适用于内容改写与数据还原的模型。通过试用期测试发现,AI助手、数字员工不仅让员工从大量重复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业务价值交付效率,还为业务创新注入了动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公司与中数睿智合作,联合打造AI应用,目前已上线包括流程助手、文档助手、知识助手在内的十几个AI助手类应用。采用中数睿智的大模型助手,可以帮助员工释放出更多的时间,以创造更多价值。此外,大模型生成的内容相比由众多员工来生成,在合规性、标准性上也有所提高。

吉利汽车近年来一直布局从基础设施到算法模型到应用的全栈AI方案。在生成式AI领域,吉利在客户体验、自动驾驶以及内部研发等多个场景积极尝试。目前基于百度文心快码的开发助手已上线,约80%左右的研发人员都在使用代码助手写代码,生成测试用例、代码注释等。代码助手在帮助开发人员提高研发效率方面已经体现出明显价值。

松鼠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9年。其自主研发的全学科智适应教育大模型LAM,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其优势在于通过独创的微颗粒度知识点细分技术,由易到难地构建出每个学生的专属知识图谱。并在知识图谱中精准高效地定位出薄弱点,从而为学生针对性地推荐学习内容。这套L5级自动驾驶的智适应引擎,赋能松鼠Ai真正实现了“目标看得见、过程看得见、结果看得见”的智慧教学。

黑龙江大数据中心围绕龙政构数、龙政找数、龙政问数、龙政写数、龙政比数、龙政审数、龙政解数等七项业务场景,打造了“龙政智数”大模型,“龙政智数”通过“构-找-问-写-比-审-解”数据应用全流程,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在浪潮云海若政务大模型的赋能下,数据检索时间从原先的1–3天大幅缩短至2–3分钟,政府运营指标分析也从最少5天缩短至秒级出结果。公文写作通过大模型智能化生成,不仅将政府工作人员的写作效率提升了80%以上,还确保了公文质量的规范性,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新型工作。

03

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算力瓶颈问题。随着AI大模型规模的指数级增长,训练大模型越来越依赖高性能AI芯片。然而,国内AI高性能芯片市场受到进口限制和国内技术瓶颈的双重影响,大模型产业发展在算力层面受到一定制约。

其次是主流大模型架构的局限性。目前广泛使用的Transformer架构消耗的算力资源较大,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更高。此外,国内可用于大模型训练的高质量中文数据库仍然不足,数据类型不够全面,信息可信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模型的训练效果。

最后,尽管中国AI大模型产业蓬勃发展,但尚未出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爆款级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应用,以及商业化思路不够清晰。未来,中国AI大模型产业需要在应用领域做深做细,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充分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便利。

04

未来展望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AI大模型产业正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王蕴韬表示,AI大模型的出现,使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从“可用”跨越到“好用”。未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从“好用”到“高效”,也许会再经历一次或多次技术范式的颠覆。

《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报告》提出了中国AI大模型产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1. AI云侧与端侧大模型将满足不同需求,C端用户将成为端侧的主要客群
  2. AI大模型将同时向通用化和专用化发展,垂直行业将成为大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
  3. AI大模型将广泛开源,小型开发者可调用大模型能力提升开发效率
  4. AI高性能芯片将持续升级,推动AI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AI大模型可以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面对未来,我国需进一步加强资源与研发力量的统筹,强化大模型在发展中的场景牵引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大模型技术的高质量应用突破,驱动实体经济的蝶变和产业变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