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再看唐山:从抗震救灾到现代化新城
48年再看唐山:从抗震救灾到现代化新城
2024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8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以“云游防震减灾科普馆”等形式,普及地震知识和自救技能。据统计,仅“云游”系列活动全网观看量就超过4000万次,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地震灾害防范的高度重视。
48年前的那场灾难,至今仍让人心痛。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造成24万余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铁路轨道扭曲,桥梁塌毁,地表产生宽大裂缝,这场地震波及14个省、市、自治区,影响范围达200多万平方公里。
然而,唐山人民没有被灾难击垮。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唐山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之路。48年后的今天,唐山已经从废墟中涅槃重生,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在经济建设方面,唐山市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唐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3.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850.9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577.0亿元,增长3.9%。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在城市建设方面,唐山市按照8度设防标准进行建设,提高了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同时,唐山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7天,同比增加13天,PM2.5平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
唐山市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宴等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唐山地震博物馆通过各类展览和宣讲活动,传承抗震精神,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唐山宴则以美食和文化体验吸引游客,成为展示唐山特色文化的新地标。
48年过去了,唐山已经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警示和激励。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它激励我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重建美好家园。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