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萌宠保卫战:创新活动引领保护新潮流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萌宠保卫战:创新活动引领保护新潮流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全球知名的大熊猫保护和研究机构,不仅致力于大熊猫的繁衍和保护工作,还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和项目,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认识。近日,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以“萌宠保卫战”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志愿者参与,共同守护这些可爱的国宝。
基地概况:从科研到科普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最早的大熊猫保护机构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和研究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截至2023年底,基地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到200余只,成功繁育大熊猫幼仔超过200只。
基地不仅在大熊猫繁育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投身于科普教育和公众参与项目。通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开设志愿者项目和建设大熊猫博物馆,基地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萌宠保卫战”:创新活动引领保护新潮流
202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以“萌宠保卫战”为主题的创新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大熊猫保护事业。
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凝聚爱心力量
在第39届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基地举办了2024年度科普志愿者嘉年华活动。此次活动以“志以星火,聚梦成光”为主题,回顾过去一年的志愿者工作,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良好的科普志愿者团队氛围。
“萌主密探·壹零贰柒”:趣味科普让保护更有趣
2024年10月27日是第8个“国际熊猫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凝聚科普合力,首次牵头策划、联动央视网ipanda熊猫频道及全国25家科普展示合作单位推出“萌主密探·壹零贰柒”主题科普活动。活动抓住公众对大熊猫“脸盲”的兴趣点,各联动单位科普人员化身代号为壹零贰柒的“密探”,带领游客趣味“认猫”。
科普志愿者培训:培养保护新生力量
基地定期开展科普志愿者培训项目,选拔和培养热爱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志愿者。2024年,经过线上报名及线下校园招募会的选拔和面试,80名学员成功通过考核,加入了成都熊猫基地科普志愿者大家庭。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参观“竹林秘境”、听科普老师讲解大熊猫的日常生活等。
公众参与:从参观到行动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公众提供了多种参与大熊猫保护的方式,从简单的参观到深度的志愿者体验,让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大熊猫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项目:近距离接触大熊猫
基地推出的志愿者项目让参与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大熊猫,体验“铲屎官”的日常工作。志愿者们可以参与大熊猫的日常护理、环境清洁和科普讲解等工作,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需求。
科普教育:知识传播助力保护
基地通过大熊猫博物馆、科普讲座和互动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2024年,基地走进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开展科普基地进校园活动。科普教员通过使用大熊猫头骨、幼崽模型、粪便等道具进行互动讲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育意义:从认知到行动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各类活动和项目不仅传播了大熊猫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通过参与基地的活动,许多人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倡导者。
环保理念的传播
基地通过各类活动,如世界动物日主题科普活动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环保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向公众传递“世界也是它们的家”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行动力的培养
基地的志愿者项目和科普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公众的行动力。许多参与者在体验后,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
特殊关怀:6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政策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实行免票政策。老年人只需刷本人身份证原件即可入园,无需预约。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基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大熊猫,了解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过不断创新的活动和项目,不仅保护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还成功地将保护理念传播给更多人。从科研到科普,从活动到教育,基地正在为大熊猫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