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米死火山成南京文化地标,方山斜塔倾斜度超比萨
208米死火山成南京文化地标,方山斜塔倾斜度超比萨
方山,又名天印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海拔208.6米,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之一。方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了独特的盾状火山地貌。山体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分上下两层,下层厚约54米,上层厚约50-60米。火山口、熔岩流等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地质研究价值。
方山不仅是一座火山,更是一座承载着1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山。山上的定林寺塔,又名方山斜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约14.5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最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古塔向北倾斜7.59度,倾斜度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堪称“世界第一斜塔”。塔身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枋、斗拱,底层仅南面开门,中央有石雕须弥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其他各层均四面开门。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塔身向北倾斜。塔身如今倾斜度已达7度30分,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顶已偏离塔基中心1.6米,岌岌可危,方山斜塔建在流沙与乱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称奇迹。梁朝时禅宗始祖达摩来中国坐禅第一道场就设于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到了明、清时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不断增建庙舍,规模宏大。
除了定林寺塔,方山还分布着洞玄观、葛仙悟真台、达摩面壁崖等历史遗迹,每一处都凝聚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方山之西坡出露一套砂砾岩,细砂岩、泥岩组成的岩层,地质学上称“洞玄观组”。它与南京地区产有雨花石的雨花台组年代相当,为当时的河流中卵石与泥沙沉积而成。这套砂砾岩中发现了安琪马化石。同时,洞玄观组砂砾岩中还发现了老鼠化石,并命名为“南京稀古仓鼠化石”。
方山不仅是一座火山,更是一座生态宝库。山体区域植被覆盖面高,除大面积的茶木外,另有榆树、栗树、檀树、桨王树、榉树等繁多树种的葱郁林木,生态环境良好。方山所在区域共有维管植物369种,分布于102科、260属,其中木本植物118种,草本植物(包括藤本)共251种,单子叶植物44种,双子叶313种,裸子植物6种,蕨类植物6种。方山分布有昆虫高丽嗡蜣螂、臭蜉金龟,属于中国新记录昆虫物种。还分布有野生的狐狸、野猪等哺乳动物。同时方山也是野生苍鹰越冬栖息的地方。
方山风景区,别名江苏江宁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方山园区)。方山风景区为中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级森林公园和南京市级旅游度假区。方山景区分布有定林寺、樱花谷、天印宫花园、石龙池、十八盘、白龙凹、祖龙顶、岳王台、王僧辩墓、天坛、南天门、马皇后敬香亭、金陵贾府(曹雪芹)祖茔、蒋介石自选墓地、火山口、海慧寺遗址、国民党东方马基诺防线地下指挥所、葛仙悟真台、洞玄观、达摩面壁崖、宝积庵遗址、八卦泉等景点,方山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观为一体的风光带。
方山,这座历经千万年沧桑的火山,如今已成为一座集自然美景、文化传承和生态保育于一体的国家地质公园。无论是地质爱好者、历史文化迷,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感动。方山,正以它独特的火山地貌和千年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秘和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