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脏早搏的新疗法:导管消融和ICD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5: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脏早搏的新疗法:导管消融和ICD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成为治疗心脏早搏的重要新选择。

01

导管消融:精准消除异常电路

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心脏内的异常起搏点。其具体操作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从而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心脏早搏的重要手段。2023年,中国共实施导管消融手术34.2万例次,其中室性早搏占6.3万余例次。射频消融是最常用的术式,占总例数的93.9%。

导管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频发早搏患者。对于室性早搏,如果症状明显或频发,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选择局麻下微创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对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也可积极进行导管消融治疗。

02

ICD植入:预防猝死的重要保障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一种可以自动监测和识别心律失常,并及时给予电击除颤的装置。它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通过手术植入患者体内。ICD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心脏节律,一旦发现危险的心律失常,就会立即释放电击进行复律,预防心脏性猝死。

2023年,中国共植入ICD 1万余例次。对于危险程度很高的室早患者,如果导管消融效果欠理想,可能需要安装ICD来预防心脏性猝死。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脏性猝死风险的患者,ICD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03

中国心律失常诊疗现状

根据2023年中国心律失常诊疗数据,中国在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数量以及诊疗能力方面持续提升。房性心律失常已成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并且是导管消融治疗的主要适应证。这些数据表明,导管消融和ICD植入等新疗法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心脏早搏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心脏早搏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早搏的具体类型、是否有基础心脏病、早搏的频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通过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早搏,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那些由严重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早搏,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案。重要的是,患者应与医生紧密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