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可能是白内障,及早发现是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8: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可能是白内障,及早发现是关键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开始变得像老旧了的窗户,模糊、看不清。很多中老年人对此的第一反应都是:“年纪大了,老花眼啦”,并没有放在心上。殊不知,背后很可能是白内障在捣鬼!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据统计,全球盲人中就有46%因白内障失明。央视还曾公布:65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确诊率为90%。

虽然这个疾病时不时在电视广告中刷存在感,但其实还有不少人对它的了解不够多。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睛晶状体的疾病,会让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浑浊,视力逐渐下降,最后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为什么会出现白内障?

要问为什么会得白内障,那就还得从不同的类型说起:

  • 老年性白内障: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眼睛晶状体老化的结果,发病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高。可以说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很难避免出现老年性白内障。
  • 外伤性白内障:由于眼球穿孔伤、挫伤、电击伤等导致晶状体浑浊。
  • 并发性白内障:由其他眼部疾病引起,如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
  • 代谢性白内障:由于糖尿病、低血钙等全身代谢性疾病引起。
  • 药物性白内障: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 放射性白内障:长期接触X射线、红外线等。
  • 先天性白内障:出生时就存在或儿童期发生的白内障。

白内障的预警信号

虽然白内障一般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出,但眼睛还是会给出一些不适信号,千万别忽略:

  1. 色觉发生变化、色盲
  2. 出现重影或多影、畏光
  3. 视线模糊、总觉得光线不足
  4. 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全

白内障的发展阶段

如果你或家里的老人有部分对应的症状,但又不太确定有没有必要看医生,也可以了解下白内障的发展阶段,知晓目前眼睛的健康状态:

  • 初发期:看东西模糊、有黑影,视力在0.2~0.8。
  • 膨胀期:看东西觉得变暗、模糊、重影,视力通常低于0.2。
  • 成熟期:可视范围在1米内,大多只可辨别光感和手动。
  • 过熟期:此时不手术干预很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

哪些人更容易得白内障?

而且这几类人群还特别受白内障“偏爱”,患白内障的概率往往高几个台阶:

  • 长期吸烟者
  • 高血压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人
  • 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
  • 有白内障家族史的人

通常建议40岁以上的朋友进行白内障的筛查,尽可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何预防白内障?

目前眼部健康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妙招继续给眼睛“打打气”,拉开和白内障的距离!

  1. 合理安排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尽量在每看30分钟后,进行休息、远眺,缓解眼部压力。并且屏幕亮度不要过于刺眼,更不要在黑暗中看手机等电子产品。
  2. 注意防光:光线足够强的时候,它可以穿透角膜直达视网膜,长时间积累容易损害眼健康。因此在阳光和紫外线强度“爆表”的地方,最好佩戴墨镜、帽子或撑伞。
  3. 多吃护眼食物:眼睛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支撑,比如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硒的食物,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等。
  4. 定期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白内障。

白内障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治愈,如白内障摘除手术、乳化超声手术。医生还会开一些药物帮助减轻炎症等不适,又或是通过光学治疗来改善视力。只不过这两种非手术方式都并非针对白内障本身,如果白内障严重影响了生活,建议还是要尽早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做个专业的眼部检查,或带父母去查一查眼健康状态,让心里有个底,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给出治疗的建议。

这里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全国白内障名医榜单,不管是自己眼睛不适,还是家人出现眼健康问题,都可以预约名医为你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当然,也希望大家平时可以做好预防,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