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物理化学双管齐下,科学防治葡萄天蛾保产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4: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物理化学双管齐下,科学防治葡萄天蛾保产量

近期,葡萄天蛾再次成为果农们的烦恼之一。这种大型蛾子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分布,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幼虫会将葡萄叶子啃食殆尽,只留下主脉和叶柄。果农们可以通过挖除越冬蛹、捕捉幼虫等方式进行防治。此外,利用黑光灯诱捕成虫也是有效手段。面对葡萄天蛾的侵袭,果农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保护自家果园呢?

01

葡萄天蛾的生活习性

葡萄天蛾是一种大型蛾子,成虫体长可达27-38毫米,体色为绿褐色,触角呈短栉状,复眼为赤褐色。幼虫体长可达70毫米,有褐色和绿色两种色型。这种害虫一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进入盛期,夜间活动并具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嫩梢或叶背,孵化后幼虫白天静止、夜晚取食,受惊时会分泌绿水。

02

葡萄天蛾的危害特点

葡萄天蛾幼虫主要以葡萄叶片为食,初期造成缺刻和孔洞,高龄幼虫甚至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叶柄。这种危害不仅影响葡萄的光合作用,还可能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叶片被吃光,对葡萄产量影响较大。

03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 黑光灯诱杀:利用葡萄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可在葡萄园中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黑光灯应于傍晚开启,黎明关闭,诱杀效果最佳。

  2. 夏季修剪捕杀:在夏季修剪时,仔细检查葡萄枝叶,发现幼虫及时捕杀。同时,清除园内的杂草和落叶,减少幼虫的栖息场所。

  3. 秋季翻耕土壤:秋季葡萄采收后,及时翻耕土壤,深度约10-15厘米,可有效消灭越冬蛹。

化学防治

  1. 幼虫期喷洒农药:在幼虫期,可喷洒有机磷类农药或菊酯类复配剂。具体药剂包括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50毫升/亩)、5%甲维·高氯氟水乳剂(8-12克/亩)和3%甲维·啶虫脒微乳剂(40-50克/亩)等。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间隔期和施用次数,避免残留超标。

  2. 注意事项

    • 喷药时间应选择在傍晚,此时幼虫活动频繁,防治效果更佳。
    • 喷药时要均匀覆盖叶片正反面,确保药液能够接触到幼虫。
    • 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04

实际应用技巧

  1. 监测预警:定期检查葡萄园,发现成虫或卵块及时处理。可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成虫发生动态,提前做好防治准备。

  2. 综合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例如,在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幼虫期则采用化学防治。

  3. 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范,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在葡萄采收前使用农药,确保葡萄产品的安全性。

葡萄天蛾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果农们应密切关注葡萄天蛾的发生动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葡萄园的健康与产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