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重庆渣滓洞与白公馆:感受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0: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重庆渣滓洞与白公馆:感受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重庆歌乐山麓,两处看似普通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却承载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两个名字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它们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01

渣滓洞:从煤窑到革命圣地

渣滓洞原是一座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将其改造为秘密监狱。这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建筑,从此成为革命者们经受考验的炼狱。

走进渣滓洞,仿佛穿越回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则是阴森的牢房。这里关押过江竹筠(江姐)、许建业、何雪松等革命志士,最多时达三百余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革命者们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秘密成立党支部,开展绝食斗争,甚至在狱中出版《挺进报》。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渣滓洞的革命者们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仅有15人生还。如今,这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们的遗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成为后人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02

白公馆:从别墅到革命纪念地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因白驹自诩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便用诗人的字号“香山居士”为别墅取名。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看中此地,将其改造为军统本部的看守所。

白公馆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四合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主楼、辅楼和刑讯洞构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这里关押过王朴、刘国鋕、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等革命英烈。在阴暗的牢房里,革命者们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但他们的革命意志却坚如磐石。

1949年11月27日,白公馆也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名革命者在敌人的枪口下幸存。如今,白公馆保存着陈然等狱中革命志士绣的“五星红旗”和黄显声殉难时穿在身上的皮背心,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03

革命精神永存

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面对酷刑拷打,宁死不屈;他们身陷囹圄,却心向光明;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仰,为新中国的诞生洒尽最后一滴血。

每年,无数游客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渣滓洞和白公馆不仅是两处历史建筑,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它们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