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肩痛是警告!颈椎病防治全攻略
手麻肩痛是警告!颈椎病防治全攻略
最近是不是经常感觉手麻、肩痛、脖子疼?别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疲劳,这可能是颈椎病在向你发出警告信号!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引起,可导致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产生一系列症状。据统计,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接近20%,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占比越来越高,且发病有逐年增长、逐步年轻化的趋势。手机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许多学生由于长时间上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颈椎病。
早期症状要警惕
颈椎病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用手触摸时会感到肌肉弹性降底,发硬与紧张,日常睡觉晨起时频繁发生类似落枕样的感觉,颈椎的活动不如以前灵活。这种情况应区别与颈肩劳损与落枕,有时也与受风寒、受风着凉所致。这种情况往往通过外用药物和热敷等方式能够在一两周内缓解。
颈椎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四肢的症状,比如上肢疼痛麻木、精细功能下降、走路发飘、脚底踩棉花感、肌肉萎缩等。出现了上述症状时,请及时至正规医院就诊,完善检查评估病情。少数类型的颈椎病会引起头疼头晕等症状,但这类占比非常少。
病因分析
颈椎病的发生本质上与衰老及老化有关,所以又称为颈椎退变性疾病。随着人步入中老年,椎间盘会率先因失水退变而失去弹性,缓冲能力降低,随着椎间盘进一步失水萎缩,脊椎骨之间的高度逐渐丢失,进而塌陷。这个过程就引起了颈部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比如肌肉和韧带慢性损伤引发的炎症和增生肥厚、关节应力改变引发的关节炎和骨性增生等。这些继发病理改变压迫脊髓和神经,进而引起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当然,急性创伤,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等慢性损伤也会加剧颈椎的退变,进而使颈椎病的发病期提前。此外,遗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睡姿
建议选择略硬些的床垫,睡眠时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8~15cm,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软,形状要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间凹陷的马鞍形为好,能对颈部起到制约或固定的作用。保持正确的坐姿
坐时保持端正姿势,使案台与座椅相称,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平面桌更佳。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应平视屏幕,最好选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或伏案工作。坚持劳逸结合
建议工作学习间隔1小时起身放松休息,让颈部左右转动数次,前后点头,幅度宜大,转动轻柔,自觉酸胀为好。加强肩颈部肌肉的锻炼
定期进行颈部锻炼,如颈部操、瑜伽等,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减轻颈椎负担。放风筝、打羽毛球等户外运动方式也有益于颈部的保健。防止颈部受伤
尽量避免急性损伤,如抬重物、挫伤等。如有软组织损伤尽早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加重病情。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颈部保暖,空调温度适中,洗发后务必要吹干后入睡。
治疗方法
颈椎病治疗遵循“阶梯式”原则。对于无症状或轻症状且MRI等影像显示无明显压迫的病人,无需治疗,只需避免创伤和纠正不良习惯;对于轻症状和中度症状且MRI等影像显示有神经压迫的病人,先保守治疗6个月,若有效则继续保守治疗,若无效甚至加重则进行择期手术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症状且MRI等影像显示有明显神经压迫的病人,需要限期手术治疗;对于MRI影像显示压迫已造成脊髓慢性损伤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人,无论症状轻重都需要限期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轻、中和重的划分,应按照国际JOA评分确定。
特别指出的是,脊髓型颈椎病在国际上推荐尽早手术治疗,因其是颈椎病中危害最大的分型。突出椎间盘、增生韧带或骨质增生压迫脊髓,而脊髓和大脑同为中枢神经组织,脊髓受压迫会导致“脑-脊髓-神经根-组织”的中间重要枢纽环节受损,进而出现疼痛、麻木、酸胀等感觉异常,无力、痉挛、肌肉萎缩等运动障碍和大小便功能失调等。同时,受压迫的脊髓节段越高,受累的神经范围越广、症状越严重。
生活建议
- 拍屁股
- 垫脚尖
- 上托举
- 敲肝经
- 拍腋下
- 揉地筋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颈椎部位受凉。每天坚持运动,注意保护颈椎不要受伤。注意改正姿势,避免因长期的不良姿势而加剧颈椎病。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