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退改新规,消费者权益大升级
机票退改新规,消费者权益大升级
近日,多家航空公司调整了客票退改规则,包括扩大免费退改范围、下调经济舱退改费用以及新增票价波动退票规则等。这些新规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机票退改难、退改贵问题,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保障和灵活性。此举不仅能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有助于航空公司吸引更多客流,提高客座率。随着寒假和春运的到来,这一新规无疑将为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退改新规亮点频出
国航宣布从2025年起,每位旅客将获得两张免费的无理由退票券,适用于国内和国际航班。这一政策允许乘客在起飞前72小时内申请退票,无需提供任何理由。具体来说,旅客在使用国航官方APP或小程序购票后,可以通过无理由退票券直接抵扣全额退票费。这种方式为喜欢随性出行的旅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南航也对退票规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放宽。错购客票可免费退改,包括旅客类型、航班信息、证件信息错误。重复购票可在起飞4小时前免费退票。积分兑换客票退票时里程按原有效期退回。
东航则推出了“易享退”产品,允许旅客便捷退票。具体规则虽然尚未公布,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该产品将主要针对经济舱旅客,提供更为灵活的退改选项。
实用操作指南
2小时免费退改规则:大多数航空公司都设有2小时免费退改政策,即在购票后2小时内发现错误可申请全额退款。旅客需要及时与航空公司客服联系,说明情况并申请退票。
病退操作流程: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出行,可以申请病退。需要提供二级甲等医院(含)以上的医院证明。具体操作流程为:先联系航空公司客服说明情况,然后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方平台购票退改:如果是在第三方平台订票,平台会按照订票时的规则进行退票费的收取。此时不要轻易放弃,可以打电话给航空公司,说明原因,让航司帮忙出面协调问题,或者让航司给出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从实践中看政策执行
以南方航空公司为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一个月的投诉量为912起,很多投诉涉及错购机票被收取高额退票费。例如,一名旅客在南航App购买了2月20日从北京飞往揭阳的机票,发现买错日期后,重新购买了2月19日的机票。此后,通过南航App人工客服和官方电话反映诉求,要求免手续费退掉2月19日的票。但客服回复称,其不符合免费退票的条件。反复交涉后,客服说免费退票“须在购票后发现错误的两个小时内申请退票”,这是“公司规定”,最终南航“按公司规定”收取了340元的退票手续费。
这一案例反映出,虽然航空公司有政策调整,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第三方平台购票和跨境预订的处理较为复杂。旅客在退改时需要及时与航司沟通,了解具体政策细节。
权益保护:政策与建议
民航局《关于改进民航票务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航空公司要为旅客错购机票(例如姓名书写错误、重复购票等)提供免费补救措施。在界定旅客错购情形时,应当把握合理且包容原则,对于航空公司无法证明旅客非错购情形的,均应视为错购,并提供免费退票等服务。
同时,民航局还要求航空公司合理确定客票退改签收费标准,制定机票退改签收费“阶梯费率”,即根据不同票价水平和时间节点等,设定合理的梯次收费标准,不能简单规定特价机票一律不得退改签。
结语:展望与呼吁
虽然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对退改政策进行了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符合一定条件”等模糊条款容易引发争议,第三方平台购票的退改流程较为复杂,跨境预订的处理难度较大等。这些问题需要航空公司、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执行细节。
建议航空公司进一步细化免费退改的具体条件,避免模糊表述;第三方平台应加强与航空公司的沟通协调,简化退改流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退改签收费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建议建立统一的退改签平台,让旅客能够一站式完成退改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