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平陆运河完成投资330亿,世界级内河工程将重塑广西水运格局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0: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平陆运河完成投资330亿,世界级内河工程将重塑广西水运格局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平陆运河建设传来最新捷报:截至2024年6月,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投资额接近一半,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量超2亿立方米,开挖过半。这条世界级运河已初具雏形,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广西的交通格局。

01

工程规模与技术创新

平陆运河全长约134.2公里,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工程总投资约727亿元,计划于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

为调节水位落差,平陆运河沿线设有马道、企石、青年3个梯级枢纽并设置省水船闸。其中,马道枢纽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内河省水船闸工程。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介绍,马道枢纽投入使用后,船舶可以在一个长300米、宽34米的超大空间停泊;运行时,这里上下游的最大水位落差接近30米,相当于9层楼高。

马道枢纽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这里曾经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群山,建设者们在群山中开辟出60多米深的基坑。最高坡达188米,为运河沿线最高边坡。为了降低边坡发生险情的概率,建设者们用上了很多“黑科技”。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负责人黄海波介绍,建设者们创新施工工艺,用高强度、耐腐蚀的28根抗滑桩、50多米长的预应力锚索等新型支护结构,通过一桩一锚的布置方式,将边坡“定”住。为降低滑坡风险,团队研发了北斗高精度三维地质信息GIS分析技术,安装了智能检测机器人,将NPR恒阻大变形锚索、自感知光纤锚索等植入山体内部,通过传感装置将边坡的健康状态实时传递至远程云平台。有了这些设施,可以对边坡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警。

02

区域发展影响

平陆运河的建设将为广西及西南地区带来深远的经济影响。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将开辟珠江—西江第二个入海航道,大大缩短西南地区货物出海的距离。相关研究预计,平陆运河到2035年货运总量可达9550万吨;到2050年,货运总量将达到1.2亿吨。

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三大枢纽中靠海最近的一个。站在项目施工现场,目光越过忙碌的挖掘机和吊车等施工设备,就能看到远处的海平线。青年枢纽采用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结合的方案,目前鱼道已完成墙身所有结构,预计在6月下旬完成剩余工程。

除了鱼类,运河开挖后,分水岭段两岸的动物迁徙、交流也会受到影响。为此,平陆运河利用自然植被绿化、生态模拟等方式,在分水岭处建设动物通道桥,方便斑林狸、豹猫、赤腹松鼠等野生动物迁徙。此外,运河沿岸还在原河道布置36个生态涵养区,营造鱼类、鸟类、两栖生物的栖息地。

03

国家战略意义

平陆运河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广西所盼、桂运所系”的战略工程。为减轻长江通航压力,平陆运河远期将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更好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向南入海直达东盟。

从青年枢纽“一路向海”,就能到位于运河出海口的龙门大桥,这是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也是广西首座跨径超千米的跨海悬索桥。广西交投集团龙门大桥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何锦章介绍,目前正在进行钢桥面铺装及全线路面结构施工、附属结构安装和防腐涂装施工等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龙门大桥是广西滨海公路的咽喉,建成通车后,防城港与钦州港两地的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钦北防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平陆运河的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工程。它将重塑广西的交通格局,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广西及西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这条世界级运河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