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罗湖医院教你预防带状疱疹
秋冬季节,罗湖医院教你预防带状疱疹
秋冬季节,带状疱疹进入高发期,罗湖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常见于胸背部、腰部、面部等部位。如何科学预防带状疱疹?专家建议从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及时接种疫苗等方面入手,尤其是50岁及以上成人,应及时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典型症状是沿着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皮疹,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皮疹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秋冬季节是带状疱疹的高发期,这与气温下降、日照减少等因素有关。随着气温下降,身体为了维持温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免疫系统可能因此变得“力不从心”。此外,冬季日照减少,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再加上年底工作繁忙、社交活动频繁,人们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压力增大,导致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病毒便乘虚而入。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单侧分布的集簇性水疱伴瘙痒、疼痛。出疹前伴有轻度发热、食欲不振、疲劳等早期症状。皮损愈合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典型表现为原有疱疹区域的烧灼样、电击样、撕裂样痛,伴有痛觉超敏、自发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了神经痛和皮疹,患病后还可能出现运动神经损害、肢体无力、骶神经损害、膀胱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罗湖医院皮肤科专家建议,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即使曾经患过带状疱疹,也应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最新研究数据显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的带状疱疹保护效力超过10年。接种疫苗后,即使发病,症状也会相对较轻,病程可能较短,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此外,带状疱疹患者在水疱未结痂时应避免与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水痘疫苗的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密切接触。免疫功能受损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应佩戴口罩直至皮损全部结痂。在日常生活中,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定期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伤口,并轻轻擦干。在伤口周围使用适当的止痒和消炎药膏(如炉甘石洗剂等)可以帮助缓解瘙痒和减少炎症。定期更换消毒的敷料可以避免细菌滋生。注意,不要尝试弹破疱疹水疱或刮擦皮肤,否则可能导致感染并形成疤痕。
在生活中,带状疱疹患者首先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熬夜,因为人体免疫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致病因素,其恢复也与免疫力有密切相关。其次要搭配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的发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加重。最后还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压力。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疼痛。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