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春节民俗大巡游:英歌舞、营老爷、赛大猪轮番上演
汕头春节民俗大巡游:英歌舞、营老爷、赛大猪轮番上演
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汕头的春节民俗活动格外引人注目。从英歌舞到营老爷,再到赛大猪,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将轮番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英歌舞:融合戏剧、舞蹈与武术的视觉盛宴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歌舞在汕头各地广泛流传,不同流派风格各异,其中潮阳英歌最为著名。英歌舞的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表演角色多为梁山泊英雄好汉,通过概括写意的手法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形象。这种舞蹈不仅反映了闽海民众的精神面貌,也成为了岭南文化的符号代表。
营老爷:祈求平安的传统祭祀仪式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普遍存在的传统祭祀活动,通过巡游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举行,由青壮年抬着神像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营老爷的队伍庞大,包括标手、牌手、轿夫、乐手等,场面十分壮观。村民们相信,通过触摸神像可以带来好运,保佑一年平安。
赛大猪:独特的成人礼与祈福仪式
赛大猪是汕头月浦社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作为当地男青年的成人礼。活动通过比较各家饲养的猪的大小来祈求好运,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年满24岁的男青年在这一天被赋予“丁头”之称,并举行“贺丁头”仪式。猪的嘴巴里含着桔子,寓意大吉大利,背上贴着红色的“喜”字,有些大猪背上还叠上一只小羊,俗称“全副猪羊”,祈求幸福安康。
灯首盛会:百年传承的民俗盛宴
鸥汀灯首盛会是潮汕年俗活动的一个缩影,各个乡镇都在这时“掏出家底”,村民们早早把代代传承的才艺演练了再演练,不仅仅为了比拼谁更能展示潮汕文化之美,更是传递他们对来年更上一层楼的期盼。每年正月之后,鸥汀街道鸥上社区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刻——“灯首”,才正式拉开序幕。鸥上社区“灯首盛会”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每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至初八之间择日举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活动期间,楼份内巷道挂灯笼、彩旗,各家各户门前挂灯笼。祠堂内外也装饰一新,饰彩灯,塑吉祥物等,并请来戏班在祠堂前演潮剧及木偶戏,寄予着共庆盛世、娱乐升平、物阜民康的美好生活愿望。
游花灯:千年古镇的浪漫夜游
澄海区隆都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是著名侨乡。隆都镇至今仍然留存着请灯、游灯、荡秋千等年俗文化。除夕夜开始,各村各社各家各户乃至祠堂庙宇都有挂灯笼祈福习俗。从正月初六起,一月之间,隆都几乎每天都有“社庆”活动,晚上环村“游灯”,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逢这一天,村民便宰猪杀鸡鹅鸭,在外地工作的乡民一般也都会赶回来参与欢庆,十分隆重。夜幕下,千灯出游、万众出行,男女老少提着点亮蜡烛的灯笼,浩浩荡荡穿过村道巷道,绕过田园野外,晃晃悠悠环村一游,场面甚是壮观,形成一道绚丽的乡村风景线。
舞骆驼:独特的非遗民俗表演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金平区鮀江街道鮀东村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非常高,每逢佳节,全村无论长幼,往往结伴前往村里的灯谜擂台,热闹非凡。活动中,一大一小两只骆驼格外引人瞩目,训练有素的年轻人钻进以竹为框架、以棕榈皮为皮毛的“骆驼”里,将身形庞大的“骆驼”舞得活灵活现,这就是鮀东村云露社区的舞骆驼。云露舞骆驼属于大型的广场舞,是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舞蹈队和鼓乐队两部分组成,表演时由两峰“骆驼”同时起舞。在100多年的成长发展中,云露舞骆驼形成自己的音乐语言、武打动作和舞蹈语言,寄寓着年景丰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潮汕年味时间表
时间 | 活动内容 | 地点 |
---|---|---|
正月初三 | 英歌舞展演 | 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
正月初四 | 绿梦欢乐世界非遗民俗大游园 | 绿梦欢乐世界全园区 |
正月初五 | 中华英歌·舞动汕头展演巡游活动 | 潮阳区文光塔广场 |
正月初六 | 2024年迎春民俗巡游活动 | 潮阳泰安古庙 |
正月初九至十一 | 西胪泉塘民俗活动 | 潮阳西胪镇泉塘村委会 |
正月十二 | 关埠港底妈祖巡游活动 | 潮阳关埠镇港底社区 |
正月十五 | 南信海上东方南澳非遗民俗嘉年华 | 南澳县青澳湾 |
正月十八 | 澄华街道冠山“赛大猪” | 澄海区澄华街道冠山社区 |
正月二十、二十一 | 盐灶拖神巡游 | 澄海区盐灶社区 |
二月十四 | 樟林二月灯会和游火帝 | 澄海区樟林古港 |
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祥的孝道文化。在这个春节,不妨来汕头感受一下最纯正的潮汕年味,体验一场文化与欢乐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