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睡醒就没事!隔夜酒10-20小时才能代谢完
别以为睡醒就没事!隔夜酒10-20小时才能代谢完
很多人误以为,前一晚饮酒后,只要睡上一觉酒精就会完全消散,次日驾车便无大碍。但实际上,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远比想象中缓慢,“隔夜酒”仍然可能让驾驶者处于醉酒状态,从而构成醉驾。
2024年12月03日07时42分许,恩某驾驶机动车沿正蓝旗上都镇蒙元街由北向南左转弯通过路口时,与由南向北直行通过路口孟某驾驶的三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车损坏及三轮电动车驾驶人孟某、乘车人白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交管部门对恩某进行了血液酒精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128.43毫克/100毫升,属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据恩某交代:前一天晚上,他和朋友聚会,期间大量饮酒。事后他休息了几个小时,到了早上7点多,尽管人已经醒来,酒精却仍未完全消散。“我以为前一天晚上喝完酒,只要睡一觉就可以继续开车,却忽略了“隔夜酒”的危害”。
恩某不但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而且向左转弯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左转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三项之规定,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孟某、白某无责任。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什么是“隔夜醉”呢?
从科学实验数据看,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解时间为10-20个小时。驾驶人当天夜里或凌晨大肆喝酒导致第二天体内酒精没代谢干净,此时开车也可能属于酒驾,甚至会出现醉驾。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酒精摄入量不同都有所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驾驶人在当天要驾车出行,建议在前一天晚上不要喝酒,并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关于“隔夜醉”的误区
(1)“我酒量这么好,第二天开车根本没事!”有的驾驶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酒量好,少喝点或喝完休息一会儿再驾车上路没有问题。酒驾的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酒量大的人饮酒后即便神智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酒驾标准。根据酒量来判定是否酒驾,这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2)“隔夜醉”也没事,遇检查,立即喝水稀释就行!
有些驾驶人认为人睡醒了就没问题,怀有侥幸心理驾车上路。看到有交警检查,会立即大量喝水,想让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
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其实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受测者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
肺部的气体,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能冲淡,而且喝完酒之后,酒精是一个逐渐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也呈从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驾驶人喝水不但无法冲淡酒精含量,反而会使酒精含量上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