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新营销让徐闻菠萝产值翻两番,预制菜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9: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新营销让徐闻菠萝产值翻两番,预制菜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4年,广东徐闻菠萝产量再创新高,却未出现往年滞销的情况。这得益于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持续深化,该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大数据、产销对接活动等手段,成功破解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徐闻菠萝从滞销到畅销,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成为预制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01

预制菜产业:农业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以禾美集团为例,该企业秉持“以农为本,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投入,打造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禾美集团董事长吴何胜表示,企业将聚焦农产品产业升级,加大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供应链管理,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禾美集团的实践,正是预制菜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升级的缩影。通过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预制菜企业不仅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02

创新营销:让农产品从滞销到畅销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成功,为预制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该体系通过建立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育产地经销商两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两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供应商走进销区两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农民致富等一揽子目标。

以徐闻菠萝为例,通过“12221”体系的实施,徐闻菠萝从2018年的滞销困境中走出,实现了年产值从9.8亿元增长到25亿元的跨越,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增收。这一成功经验,不仅为广东其他农产品提供了借鉴,也为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03

就业新机遇:预制菜产业的民生贡献

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5400亿元,预计2026年将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长20%以上。这一迅猛发展的产业,不仅吸引了大量农民就地就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冷链物流、包装材料等,进一步扩大了就业容量。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还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技能培训的机会。许多预制菜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预制菜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于2023年开设了全国首个“预制菜膳食工程师”微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04

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并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通知还提出,要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例如,江苏省率先发布《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组建“江苏省预制菜产业创新联盟”,并正在起草《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5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关键

尽管预制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产品标准不完备、监管机制不到位、社会认知不一致等问题,需要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来保障食品安全。此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专家建议,预制菜产业应加强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如气调保鲜、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口味复原度。同时,应鼓励预制菜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解决风味衰减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快培养预制菜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预制菜产业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创造就业机会,预制菜产业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预制菜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