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pp自动扣费陷阱多,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钱包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pp自动扣费陷阱多,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钱包

“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的话题近日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反映,即使在App中关闭了自动续费功能,仍然会被偷偷扣费。这种现象不仅涉及网络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还暴露出自动续费政策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为了避免钱包“默默流泪”,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自动扣费的陷阱,并掌握彻底关闭自动扣费的方法。

01

自动扣费的常见陷阱

在我们探讨如何关闭自动扣费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自动扣费陷阱:

  1. 免费试用陷阱:一些App会用“免费试用”“0元开通”等口号吸引用户,但实际操作中,这些“免费”往往暗藏玄机。一旦开通,用户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动扣费。

  2. 连续包月陷阱:许多App只提供连续包月或包年选项,而没有单独的月卡或年卡。即使用户只打算使用一个月,也只能选择自动续费的选项,感觉像是被“强卖”。

  3. 价格差陷阱:连续包月与单独包月之间存在明显的价格差距。例如,某英语学习App的连续包月价格为12元/月,而单独月卡则高达28元,价格差距接近2.5倍。

  4. 首月优惠陷阱:一些App会提供首月优惠价格,但次月则按原价自动续费。例如,某运动健身App的连续包月首月仅需9元,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按19元/月自动扣费。

02

如何彻底关闭自动扣费

面对这些“隐形消费”陷阱,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钱包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取消自动扣费的方法:

iOS系统用户

  1. 打开苹果手机设置→Apple ID→订阅(会显示“订阅中”和“已过期”两种订阅栏目)→选择“订阅中”APP会员信息,下拉到最后,点击“取消订阅”即可。

  2. 如果自动取消后仍被扣费,可以申请退款进行维权退费。进入设置→Apple ID→扣款记录订单,选择对订单有疑惑→申请退款,在选择退款理由的时候,选择“我无意续期订阅”即可。

安卓系统用户

以华为手机为例:进入设置→华为账号、付款与账单、云空间等→付款与账单→自动续费/免密支付→退订APP业务即可。

支付宝用户

进入支付宝首页→点击右下角“我的”→进入设置(右上角齿轮状)→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退订APP业务即可。

微信支付用户

打开微信进入“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下方)→自动续费,取消相关订阅即可。

03

案例分析:当自动扣费遇上维权难题

用户小李在使用某提词器App时,试用后觉得效果不佳便直接卸载了该App。然而,7天后他发现自己的账户被自动扣费588元。小李尝试通过官方渠道申诉,但两次均未成功。无奈之下,他只能通过12315消费者热线寻求帮助,但同样未果。

另一位用户小王则遭遇了更离奇的经历。自2024年12月6日起,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名为remini的App连续三次自动扣费。小王通过12315投诉,但由于该App是外网应用,投诉对象只能是苹果公司。然而,苹果公司一直推诿,拒绝退款。

04

政策背景:用户权益保护在路上

针对自动续费问题,工信部早在2023年初就印发了相关通知,要求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同时,通知还要求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5日以短信、消息推送等显著方式提醒用户,并提供便捷的退订方式。

然而,从用户反馈来看,许多App并未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少用户反映,订阅自动续费服务后,并未在自动扣款前收到任何提醒。这表明,自动扣费问题的解决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05

结语:定期检查,远离“隐形消费”

为了避免被自动扣费困扰,建议大家定期检查自己的支付设置。对于不再使用的会员服务,及时取消自动续费。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被“免费试用”等营销话术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钱包,远离各种“隐形消费”陷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