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能降血脂护肝,但这些人不宜食用:一文读懂丹参
丹参能降血脂护肝,但这些人不宜食用:一文读懂丹参
丹参是常见的一种参类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是,丹参是否可以长期服用?有哪些食用禁忌?本文将详细介绍丹参的功效、禁忌人群以及推荐的食用方法。
据统计,台湾民众近八成看过中医,对传统中药有“药食同源”的观念深厚,部分药材常被用作家庭烹饪佐料,成为药膳料理。这种观念也促进了中药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的发展,许多中药材也成为了现代人服用保健食品的材料。而“参”,更是中药材中的万年宠儿。丹参是常见的一种参类,下面详细介绍其功效和食用注意事项。
丹参是什么?
丹参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人参或红参。其根部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中,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增强免疫力、补气养血、提高精力等。
丹参的功效
肝脏保健,促进细胞修复
丹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传统上,丹参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有助于肝脏保健。
调整血脂代谢,降血脂
研究显示,丹参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途径,调节脂质代谢,例如抑制脂肪的合成和提高脂质的代谢。
促进血管舒张,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中含有丹参素,可促进血管舒张、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流,对抗凝血而对血液循环有正向帮助,对于辅助心血管疾病治疗有良好潜力。
哪三类人不适合吃丹参?
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应避免食用,其药理作用具促进血管舒张等,对胎儿易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安全起见不建议食用。
肠道虚弱者
丹参会刺激胃酸分泌,若胃酸过多或逆流等,恐加重肠胃不适感,建议避免。
长期服用抗凝血剂者
丹参具有抗凝血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凝血能力,若与抗凝血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与医师、药师讨论确认安全食用剂量。
丹参的制备方法
传统炮制中药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性能、增强疗效等。常见中药炮制步骤包括清洗、晾晒、切割、烘干、炙烤或蒸气加工等。炮制后的形态取决于炮制方式,常见形态有:
- 饮片:是最常见的形态,方便储存和服用,在各大中药材行常见,通常用于日常烹煮药膳或冲茶饮用,如丹参饮片。
- 粉末:常见于中医诊所的剂型之一,将药材磨成粉末,方便口服,但粉末适口度较低,许多人会害怕吃粉末。
- 颗粒或丸粒:将中药粉末加入水或糖蜜制成颗粒或丸状,适合无法适应中药粉剂苦涩或粉量多的人,如丹参颗粒、当归颗粒等。
现代科学中药
近年来,科学中药用来描述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中药技术。传统中药因研究资料不足、药物作用不明显、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令人诟病。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将中药纳入系统性研究、活性成分提取、纯化,通过实验设计及临床研究得到科学佐证,提升中药质量、使用安全性。现代技术已可通过超音波萃取,提炼出中药材中的活性物质,可灵活应用于多种剂型,更能符合现代人服用需求,常见的有:
- 颗粒剂:将提取液或物质干燥成颗粒,常见于口服应用,携带方便且剂型稳定,也提升了适口度,让中药的服用遵循度更高。
- 口服液:将中药提取液进一步加工,可制成口服液体,剂量更精确且更容易快速吸收。
- 胶囊:将中药提取物装入硬或软的胶囊中,通常由明胶或植物性胶囊包覆,让剂型更稳定,用量也更精确,同时避免了因苦味而不敢吃的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吞服剂型之一。
丹参补气是常见的保健食品成分之一,选择丹参保健食品时,建议挑选经专利超音波萃取制程的复方配方,依中药特性相互调剂,加乘保健作用,降低中药材之副作用。如有慢性疾病之民众服用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给予正确的处方及剂量使用,避免随意听信偏方食用。
参考文献:
- 农业部
- 中药不中药
- 中医药年报 第 29 期 第 5 册
- PMID: 33807927
- 现代中药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