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香山:西施、苏东坡、徐霞客都打卡的地方
张家港香山:西施、苏东坡、徐霞客都打卡的地方
张家港香山,这座海拔仅136.6米的江南名山,却因西施、苏东坡、徐霞客三位历史名人的足迹而熠熠生辉。从西施的采香径到苏东坡的梅花堂,再到徐霞客的桃花涧,每一处都凝聚着千年的文化记忆,诉说着动人的历史故事。
西施采香,香径千年
相传公元前488年,吴王夫差携美人西施登临香山,采撷香草。西施,这位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不仅以美貌倾城,更以智慧和善良赢得了后世的传颂。她随夫差来到香山,漫步于山间小径,采摘香草,为夫差制作香囊。这条小径,因此得名“采香径”。
采香径全长约五华里,沿山势由东南向西北蜿蜒曲折。两侧青松挺立,修竹夹道,奇花异草竞相绽放,香气四溢。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西施轻盈的身影在花间起舞,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在山谷回荡。如今的采香径,不仅是游客登山赏景的绝佳路线,更是寻访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景点。
东坡题额,梅香千年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也曾为香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在香山小住,植梅栽竹,吟诗作画,留下了诸多佳话。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为梅花堂题额的故事。
梅花堂,位于香山之巅,四周梅花环绕,清香扑鼻。苏东坡在此小住期间,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亲自为堂题额。他挥毫泼墨,写下“梅花堂”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如今,这三个字仍悬挂在梅花堂的门楣之上,成为香山最具文化价值的墨宝之一。
苏东坡不仅题额,还在梅花堂留下了多首诗作。其中一首《梅花堂》写道:“寒雀喧喧冻欲僵,梅花堂下忽闻香。不知春色从何来,只觉寒威已自藏。”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梅花堂冬日的景象,展现了苏东坡对香山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霞客三游,诗画桃花涧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三次登临香山,最钟情的莫过于桃花涧。
桃花涧全长约800米,涧水源头出自山顶泉眼。涧左右两侧的几道龙岗逶迤磅礴,向下汇聚到桃花涧山口交汇之处,山随溪转,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徐霞客曾写下《游桃花涧有序》和《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有序》,生动描绘了桃花涧的美景。
在《游桃花涧有序》中,徐霞客写道:“桃花涧者,香山之胜境也。涧水萦回,桃花夹岸,落英缤纷,如入武陵源。”这段文字,将桃花涧比作世外桃源,展现了其如诗如画的美景。每年春天,桃花涧都会举办赏樱季活动,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仿佛置身于徐霞客笔下的仙境。
香山,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江南名山,因西施、苏东坡、徐霞客的足迹而更加璀璨。采香径、梅花堂、桃花涧,每一处都凝聚着历史的回响,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如今的香山,不仅是寻访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景点,更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理想选择。不妨亲自登临香山,追寻名人的足迹,感受这座江南名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