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日常锻炼告别膝盖疼痛?
如何通过日常锻炼告别膝盖疼痛?
“跑步真的会伤膝盖吗?”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热爱运动的人。事实上,不正确的跑步方法或过度使用膝盖才会导致膝盖损伤。但也不能完全不运动,适当的运动反而有利于关节健康。
髌下脂肪垫是膝关节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填充在膝盖空隙中,帮助膝盖平稳运动并减少磨损。然而,当这个脂肪垫受伤时,会引起膝痛、无力和不适,特别是伸直膝盖时更明显。
髌下脂肪垫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分泌滑液和促进关节润滑,从而稳定髌骨并保护膝关节免受机械损伤方面发挥作用。然而,髌下脂肪垫也易受到外力导致的急性损伤或长期劳损,临床表现为膝部酸痛、无力,尤其在伸直时症状加重。
那么,如何通过日常锻炼来保护膝盖呢?以下是一些科学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膝盖疼痛的人。比如深蹲、弓箭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等运动可能会加重膝盖负担。相反,游泳、骑自行车、椭圆机等低冲击运动是更好的选择。
正确的运动姿势:错误的运动姿势是导致膝盖损伤的重要原因。比如跑步时应该保持身体稍前倾,手臂自然摆动,前脚掌着地。速度保持在“呼吸、心跳稍加快但能正常交谈”的水平。
适当的运动量:过度运动是膝盖损伤的常见原因。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5天,是保护关节的最佳运动方案。
充分的热身:运动前的热身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热身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注意运动场地: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也很重要。比如跑步时应该选择塑胶地或柏油路,避免在水泥地上运动。
除了运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也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长时间久坐:久坐不动会导致关节软骨失去营养而变得脆弱。因此,应该每隔15分钟起身活动一次。
爬山爬楼梯:老年人、体重超重的人和有膝关节损伤的人应该少爬山爬楼梯。如果爬山过程中膝盖不适,则不要坚持。
跳绳:跳绳对膝关节的风险主要与场地有关。应该选择塑胶地面或水泥地铺塑胶垫,避免在硬地面上跳绳。
骑自行车姿势不对:骑自行车时应该调整座椅高度,使脚踏踩到最下端位置时,膝关节微弯约170°。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突然暴走:对平时没有什么运动习惯,且每天久坐的人来说,腿部肌肉力量通常是不足的,突然长时间走路易造成膝关节位置的不稳定。
盘腿坐:盘腿坐时,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重力作用下,它会承受下沉的力量,导致内外侧受力不均匀。久而久之,膝关节也易出现变形。
久蹲:当蹲姿大于90度,膝盖内侧关节挤压会变大,造成髌骨内侧面的磨损。
此外,还有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保护膝盖:
控制体重:超重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对膝盖的压力。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膝盖受凉、受潮,必要时戴上护膝。
补钙: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当骨质疏松时,关节容易患病。
鞋子要合适:选择有弹性、鞋底儿稍厚,后跟宽大略厚的运动鞋对关节最好。
避免持续对关节施力:尽量减少下蹲,如果工作需要必须经常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例如坐个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在一种姿势而劳损。
坐姿抬腿训练: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坐姿抬腿训练。腿弯曲到90度,缓慢地把腿从90度的屈膝伸到平直,停顿5~10秒钟,重复20~30次,每天可以做2~3组。
最后,如果出现膝盖疼痛,不要轻易运动。应该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及病情,制定适合的恢复锻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