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平仄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唐诗平仄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平仄是唐诗的灵魂,它不仅赋予了诗歌优美的韵律感,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唐诗的平仄秘密,不仅能让你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之美,还能帮助你写出韵味十足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揭开唐诗平仄的神秘面纱吧!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古代汉语语音的一种规律,它指的是词语的声调。平声是指音调平缓,仄声则指音调高亢。在诗歌创作中,平仄规则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遵循着严格的规律,这就像是一首乐曲的曲谱,赋予诗歌特定的节奏和韵律,使其更加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唐诗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的平仄
五言律诗的句子只有四个类型:
A 仄仄仄平平 a 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这四类句型可以归成两大类:
(1)A和a为一类,头两个字都是仄仄,是仄起句;分别在於A收平声,a收仄声。
(2)B和b为一类,头两个字都是平平,是平起句;分别在於B收平声,b收仄声。
由这四个句型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1)仄起式
(甲)首句不入韵的杜甫:春望
(乙)首句入韵的王维:终南山
(2)平起式
(甲)首句不入韵的 李白:送友人
(乙)首句入韵的李商隐:晚晴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而且以仄起式为较常见。首句入韵的仄起式也有一些;至於首句入韵的平起式,那是非常罕见的。
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两个字,把仄起变为平起,把平起变为仄起罢了。
七言律句也只有四个类型:
A 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由这四个句型错综变化,也可以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其中也只有两种基本格式。
(1)平起式
(甲)首句入韵的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乙)首句不入韵的 杜甫:客至
(2)仄起式
(甲)首句入韵的 杜甫:登高
(乙)首句不入韵的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轨,这一点与五言律诗正好相反。
特殊的平仄格式
“特拗句”是王力教授对近体诗平仄方面的“子类特殊形式”即“平平仄平仄”句式和“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的称谓。王力教授认为“特拗句”是从近体诗的b式句变化而来,可以看成作“b式的另一式”,与b式句“是任人择用的”。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平仄交替,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令人回味无穷。
平仄的应用与创作
平仄规则的运用,能够使诗歌的音律更加和谐,读起来更加流畅,也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平仄交替,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令人回味无穷。
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工具来学习和应用平仄。例如,“诗词格律”这款手机应用程序,内置平水韵和中华新韵,能自动识别平仄,支持律诗格律检查和词牌格律检查,还具有格律助手功能。这些工具使得学习和创作诗词变得更加方便和有趣。
结语
平仄是唐诗的灵魂,它不仅赋予了诗歌优美的韵律感,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唐诗的平仄秘密,不仅能让你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之美,还能帮助你写出韵味十足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揭开唐诗平仄的神秘面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