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也痛风?这些痛风真相你必须知道
钟南山院士也痛风?这些痛风真相你必须知道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一次活动中透露了自己的痛风情况,他表示虽然痛风让他有时行动不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身体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好转。钟南山院士的坦诚分享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感叹即使是医学界的泰斗也有类似的健康困扰。这也提醒我们要重视日常生活中对痛风的预防和管理,尤其是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刺激发炎,逐渐导致关节炎症。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发作前多有诱发因素,多为饮酒、高嘌呤饮食、受冷和剧烈运动。
痛风的普遍性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而且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曾被我们认为是“老年病”的痛风,也开始找上年轻人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到,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如何预防和治疗痛风?
痛风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饮食: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与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和(或)高果糖的饮料。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嘌呤膳食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应科学选择食材,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应尽量避免选择。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另外,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规律运动: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也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
专业指导:痛风患者在医院接受初步治疗后,往往需要院外的专业医疗指导和日常健康管理。零售药店在提供应急服务、普及疾病知识以及指导安全用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痛风治疗用药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时期用药有所不同。“许多居民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仍然存在误区,我们建议最好在发作24小时内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来快速抗炎镇痛”,安徽国胜大药房执业药师朱玲提醒道,针对痛风,常用药物有三大类: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而常见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依托考昔、艾瑞昔布、双氯芬酸、洛索洛芬等。面对种类繁多的药品选择,患者往往无法根据自身所处的疾病阶段而合理准确用药。
痛风患者的真实体验
一位痛风患者分享了他的日常护理经验:
- 早睡早起:尽量在十一点前睡觉,保持8小时黄金睡眠时间,养好精神状态。
- 健康饮食:饮食尽量清淡,日常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每天喝水不低于2000ml;痛风、尿酸高的饮食禁忌: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吃高嘌呤食物,严禁喝酒。
- 外敷养护:每天一贴远红外理疗贴,它是一个很好的外护选择,独立包装方便携带,我平时也是包里常备着以防不适,应对起来痛风疼痛那真是手拿把掐的,远红外能够辅助缓解疼痛和炎症,贴一次可持续8-10小时。
- 适量运动: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可适当运动,但不要过度运动。比如游泳、瑜伽、乒乓球等有氧运动。
痛风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痛风的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痛风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