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大碳汇区发行首批森林碳票,23.8万吨碳汇量可交易
湖北最大碳汇区发行首批森林碳票,23.8万吨碳汇量可交易
1月10日,恩施州首批“鄂西林碳”森林碳票正式发行。此次发行的森林碳票碳汇量达到23.8万吨,若按照当前湖北碳配额交易的平均价格计算,恩施州内已发行的“鄂西林碳”森林碳票试点项目的碳汇量经济价值预计约为1200万元。
在发行现场,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与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川腾龙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碳汇量自愿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这两家企业将合计认购约3000吨碳汇量。结合企业采取的其他减排措施,这一认购量足以抵消两家景区一个月的人为活动碳排放,从而实现“零碳景区”的目标。
什么是森林碳票?
森林碳票是通过监测和核算州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碳汇量,由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制发的有限收益权凭证。这种凭证可以通过协议转让、单向竞价、公众认购等限定交易方式流通,是将森林资源转化为资产的有效途径。森林碳票收益的20%以上将专门用于实施项目开发区域的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工程,以持续提高森林质量和固碳能力。
认购森林碳票碳汇量的作用
- 抵消碳排放:森林碳票将森林的固碳量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碳排放企业、大型活动组织者以及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自愿认购森林碳票碳汇量来抵消相关活动的碳排放量。
- 提升森林固碳能力:部分认购资金将被投入到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中,以增强森林的固碳能力。
- 促进产业融合:认购森林碳票碳汇量可以作为恩施州碳普惠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性消纳机制,可以谋划“碳票+旅游”“碳票+餐饮”“碳票+酒店(民宿)”“碳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碳票+生态司法”等应用场景,打造具有恩施特色的“零碳景区”“零碳酒店”“零碳超市”“零碳机关”,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恩施州为何适合发起“鄂西林碳”森林碳票项目?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面积广阔,林地总面积超过2700万亩,其中仅权属清晰、单一的国有林场林地面积就达92万亩。近年来,随着退化林修复、精准灭荒、彩色森林等林业项目的实施,州内森林综合质量持续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不断增强,森林碳汇具有额外性和质量优势。同时,恩施州作为湖北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最大自然碳汇区,发行“鄂西林碳”森林碳票是激活森林“四库”功能、构建碳普惠体系、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里程碑。
“鄂西林碳”森林碳票项目的推进情况
恩施州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台了《恩施州“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指导首批“鄂西林碳”森林碳票项目的开发。目前,恩施市国有前山林场、恩施市国有大山顶林场、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被确定为三个开发试点单位。其中,恩施市试点的国有前山、大山顶林场开发区域内5年期(2020年至2024年)碳汇量还在监测核算中,而咸丰县试点的国有坪坝营林场开发区域内5年期(2020年至2024年)碳汇量约为23.8万吨。
如何认购“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碳汇量?
市场主体、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均可认购森林碳票碳汇量。目前,认购可通过直接向试点项目开发单位(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进行线下协议认购的方式进行,用于抵消相关活动的碳排放量。完成认购后,将提供认购发票及凭证。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