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体质分类,你属于哪种?快来测测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体质分类,你属于哪种?快来测测吧!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8
来源
1.
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97664e62d8
2.
https://wsjk.tj.gov.cn/JKJY5233/JKDJT3184/202409/t20240912_6725976.html
3.
https://www.ln.edu.hk/chs/cmc/cm-information-corner/9BC
4.
http://wsjkw.hangzhou.gov.cn/art/2024/6/12/art_1229113704_58938002.html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85281.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1/detail-inarmaue0452136.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7.
http://www.cxrmyy.com/show.asp?id=4133
8.
https://www.rmhospital.com/article/id/12898.html

你有没有发现,夏天待在同一个空调房里,有人觉得刚刚好,有人已经冻得手脚冰凉,有人一吃冷饮就胃不舒服,有人却口干舌燥只喝冰水;有人易燃易怒易爆炸,有人多愁善感哭唧唧……其实,这些都跟体质有关。中医认为,一个人是否容易生病,与其“体质”密切相关。体质反映人们在一般情况下的身体状态,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有关。体质较强的人,阴阳平衡、气血充盈、经络畅通,正气充足,抵抗疾病能力较强,对环境适应能力亦较强,得病机会较少;若体质稍有偏颇,例如阴阳偏盛或偏衰,或气血不足,或内有湿浊阻滞等,当起居稍有不慎,则较易得病。

01

什么是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被称为中医体质辨识。它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病理方面的特点和表现,是中医学对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综合判断和分类。中医体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质类型,不同的体质类型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反应会有所不同。

中医体质辨识的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体质素质、体质形态、体质功能和体质心理。体质素质指的是遗传因素、先天禀赋和体质特点,如体型、皮肤、头发等。体质形态是指人体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体质功能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如消化、排泄、免疫等。体质心理是指人体的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如情绪稳定性、性格特点等。

02

九种体质,你是哪一种?

根据中医体质理论,中医体质主要分为九种类型: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每种体质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表现,对应着不同的疾病易感性和治疗方法。

平和质

  • 体质特点:体型匀称,精力充沛,处事乐观,适应力强。
  • 疾病倾向:平素体健,较少患病,即使患病也能较快痊愈。
  • 养生建议:饮食上注意均衡搭配,不宜过饱或过饥,不宜过油或过辣。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即可。

阳虚质

  • 体质特点:肌肉松软,面色淡白,手足不温,怕冷怕风,喜热食。
  • 疾病倾向:易出现水肿、腹泻等症状。
  • 养生建议:可适当多吃补阳驱寒的食物,如桂圆、荔枝、核桃、生姜等。寒冷季节以及夏天在空调间内,都要注意颈背、腰腹、足部的保暖。运动不要大汗淋漓,保持微微出汗即可。

阴虚质

  • 体质特点:体型偏瘦,手心脚心发热,口咽干燥,喜冷饮。
  • 疾病倾向:易出现干咳、便秘、失眠等。
  • 养生建议:可适当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少吃大蒜、花椒、葱姜等辛辣燥烈之物。运动时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

气虚质

  •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疲乏,精神不振,易出虚汗。
  • 疾病倾向:易出现感冒、胃下垂等,病情常迁延难愈。
  • 养生建议:可适当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小米、山药、土豆、大枣等,少吃辛辣食物,以防耗气伤津。起居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痰湿质

  • 体质特点:体型偏胖,腹部肥满而松软,身体沉重,易犯困。
  • 疾病倾向:易出现代谢综合征、胃肠疾病等。
  • 养生建议:少吃甜食、肥肉等易生痰生湿之物。增加户外活动,坚持长期锻炼,循序渐进。

湿热质

  • 体质特点:体型壮实,面部油腻,口苦口臭,烦躁易怒。
  • 疾病倾向:易出现痤疮、便秘、肝胆疾病等。
  • 养生建议:清淡饮食,改变重油、重盐、辛辣等重口味,少喝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合长跑、游泳等运动量较大的项目。保持情绪稳定,遇事勿急躁。

气郁质

  • 体质特点:情绪低落,容易紧张,烦闷不乐。
  • 疾病倾向:易出现梅核气、结节病、失眠抑郁等。
  • 养生建议: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平时可选择玫瑰花、佛手片等疏肝理气之物代茶饮。锻炼可选择站桩,呼吸吐纳、开导郁滞。

血瘀质

  • 体质特点:面色晦黯,常有黑眼圈,常健忘。
  • 疾病倾向:易出现心脑血管病、出血或淤堵疼痛等症状。
  • 养生建议:多做全身运动,以助气血运行、心情愉悦,但要避免强度过大、负荷过高的运动,以免对心血管造成负担。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特禀质

  • 体质特点:易过敏,在特定季节或接触特定物会发生,且常有遗传性。
  • 疾病倾向:易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等。
  • 养生建议:注意避开过敏原,少吃腥膻发物。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经常洗晒。柳絮飞扬的季节,外出尽量戴口罩。
03

如何调理你的体质?

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创立中医体质学说,将人体体质分为九种,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为了便于记忆,方便使用,一首“九种体质辨识歌诀”推荐给朋友们。

《九种体质辨识歌诀》

平和气充精神旺,饮食睡眠便正常;
气虚疲乏常易感,懒言气短又多汗;
阳虚浑身皆畏寒,厚衣蜷缩性格安;
阴虚目唇肤便干,形瘦颧红五心烦。
痰湿形肥大腹便,身重苔厚易打鼾;
湿热面油生痤疮,口苦便黏尿亦黄;
血瘀面目唇舌暗,健忘疼痛有瘀斑;
气郁多愁易紧张,焦虑叹息气不畅;
特禀诸物易过敏,喷嚏咳喘起风团。

平和质

  • 易患疾病:这种人基本不爱得病。
  • 养生要点:养生记住一个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或过饥,过冷或过热。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吃油腻辛辣。年轻人可跑步打球,老年人散步、打太极拳。

阳虚质

  • 易患疾病: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比如,慢性腹泻、水肿、低血压、不孕、痛经等。
  • 养生重点:建议可多吃牛羊肉、鳝鱼、辣椒、花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秋冬注意保暖,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起居上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

阴虚质

  • 易患疾病: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极易出现咽喉疼痛、失眠、烦躁、手足颤抖、便秘等病症。
  • 养生重点:建议多吃甘凉滋润食物,如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等性温燥烈的食物。保证午休,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多练书法、下棋,多听抒情音乐。

气虚质

  • 易患疾病:易感冒、低血压、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肛脱)等病症。病后康复慢。
  • 养生重点:多吃益气健脾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不宜做出大汗的运动,更不能出猛力和憋气。平时多按足三里。起居上要做到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痰湿质

  • 易患疾病:易出现代谢障碍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
  • 养生重点:建议清淡饮食,少吃肥肉及甜腻食物。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湿热质

  • 易患疾病: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比如痤疮粉刺、口臭、湿疹、阴囊潮湿、慢性前列腺炎等。
  • 养生重点:建议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食物,如绿豆、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生活中加强锻炼,暑湿季节减少户外活动。起居上,环境要通风干燥,防湿热加剧。

血瘀质

  • 易患疾病: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比如肿瘤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
  • 养生重点:建议多吃黑豆、紫菜、萝卜、醋、绿茶等活血食物,少吃肥猪肉。生活中可以多做有利于关节活动的运动,并保持足够睡眠。

气郁质

  • 易患疾病: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与抑郁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有关。
  • 养生重点:建议多吃小麦、葱、蒜、海带、萝卜、山楂等。睡前别喝茶或咖啡。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

特禀质

  • 易患疾病:荨麻疹、哮喘、鼻炎、干燥综合征、药物过敏等。
  • 养生重点:建议饮食清淡、均衡,荤素搭配合理。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等含致敏物质的食物。生活中尽量避开花粉、尘螨等过敏物。

中医体质辨识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然而,中医体质辨识只是中医学的一种辨识方法,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和诊断手段,综合判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