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星期命名:古巴比伦天体神明与西方神话的融合
揭秘星期命名:古巴比伦天体神明与西方神话的融合
星期制度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时间划分方式,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古巴比伦人的发明到西方文明的传承与演变,每个星期的命名都承载着独特的神话与宗教意义。
星期制度的起源
根据史料记载,“星期”这一概念最早由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发明。古巴比伦人对天象的观察细致入微,他们发现月亮的盈亏周期性变化,将其划分为“朔、上弦、望和下弦”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相隔7天。于是,古巴比伦人将7天设定为一个周期,创立了星期制度。
弗兰德·斯库尔画的巴别塔
巴比伦星历的碎片
公元前7至6世纪,古巴比伦人正式创立星期制,将一个月分为4个星期,每个星期设为7天。这一发明为后来的生活作息带来了秩序和规律。
星期的命名由来
虽然“星期”概念的出现规范了人们的生活,但每一天没有具体的名字,仍给日常活动的安排带来不便。于是,古巴比伦人创造了七星坛,这座七层建筑分别供奉着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位星神。这七位星神轮流值日,各负其责,他们的名字也就成为了对应星期的名称。
17世纪荷兰铜刻画上的“空中花园”
这7位星神分别是:
- 主管星期日的太阳神沙马什(Shamash),象征着光明与生机;
- 主管星期一的月神辛(Sin),为人们带来宁静与安详;
- 主管星期二的火星神战神涅尔伽(Nergal),是正义与勇敢的象征;
- 主管星期三的水星神纳布(Nabu)是智慧之神,掌管文字、书写与文本传承;
- 主管星期四的木星神马杜克(Marduk),是天与地的诸神之王;
- 主管星期五的金星神伊西塔(Ishtar)是爱神,掌管婚姻和生育;
- 主管星期六的土星神尼努尔塔(Ninurta)是农业之神,掌控着大地的肥沃与作物的生长。
星期名称的演变
古巴比伦人的“星期制”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后,被进一步传播和发展。西元321年3月7日,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正式颁布法令,宣布7天为一星期,并将星期日定为公共假日,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星期名称中包含古巴比伦的神明,古罗马人感到不快,于是用自己信仰体系中的神明重新命名一周7天。当这一制度传到英国后,盎格鲁-撒克逊人又根据北欧神话中的神明对星期的叫法进行了改造,最终形成了我们熟知的Sunday、Monday、Tuesday等名称。
各星期的神话渊源
星期日 Sunday
在我国,长久以来,星期一一直被公认为是一周之首。但在西方的不少国家,星期日才是一周的开端,这与宗教关系密切。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星期日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意义。宗教信徒们需要在这一天前往教堂进行礼拜,因此星期日便成为了一周的起始之日。
创立“星期制”的古巴比伦人将一周的第一天献给了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古罗马人则将其献给了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索尔(Sol)。到了古英国时,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北欧神话中的太阳神苏尔(Sunna或Sunne)对星期日进行命名,古英语为“Sunnandg”,演变成现代的英语单词星期日Sunday。
太阳神苏尔是巨人蒙迪尔法利(Mundilfari)的女儿,她身披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铠甲,手持光芒万丈的权杖,驾驭着两匹马阿尔瓦克(Arvak)和阿尔斯维(Alsvid)拉动的日车,控制日出和日落,为人们带去光明与生机。
星期一 Monday
古巴比伦人将一周的第二天献给了月亮神辛(Sin),古罗马人将其献给了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卢娜(Luna),古英国人则将其献给了北欧神话中的月亮神曼尼(Mona)。
在北欧神话中,月亮神曼尼(Mona)是太阳神苏尔(Sunna或Sunne)的兄弟。每当夜幕降临,月亮神曼尼(Mona)就会驾驭着他的银色马车,与夜之女神诺特(Nott)所驾驶的黑色车辆,穿梭在浩瀚的星空中,为大地带来柔和的光亮,指引着人们在黑暗中前行。
《狼群追逐索尔和马尼》狼群追逐太阳和月亮。插图:约翰·查尔斯·多尔曼(1851-1934)
所以,星期一又被称为moon's day(月亮之日),演变成现代的单词就是Monday。
星期二 Tuesday
在古巴比伦人那充满神秘色彩和宗教象征意义的七星坛中,星期二被认定是由火星主管,火星,这颗炽热而充满力量的天体,被视为战神力量的象征。
于是,古巴比伦人将这一天献给了战神涅伽尔(Negal),古罗马人将其献给了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Mars)。到了古英国时,盎格鲁-撒克逊人依据北欧神话,以战神提尔(Týr)之名来命名这一天。
Tiw是北欧战神提尔(Týr)在古英语中的拼写方式,源自于古英语的Tiwesdæg,现代英语单词星期二Tuesday,正是来源于此。
战神提尔(Týr)是Woden与其第二位妻子众神之后Frigg的儿子,在北欧神话之中,他被生动地勾勒为一个极具威严的战士形象。提尔(Týr)身披厚重而坚固的战甲,手持宝剑,造型威武霸气。虽然是断臂之躯,但并没有削减他的威严,反而增添了一份沧桑与坚毅,被视为正义与勇敢的象征。
星期三 Wednesday
在西方众多古老的文明中,对应水星的第四天,通常被献给了书写之神。比如,古巴比伦人将这一天献给了书写之神纳布(Nabu),古罗马人献给了发明文字的众神使者墨丘利(Mercury),古英国人则将这一天献给了发明北欧古文字的主神奥丁(Odin)。
主神奥丁(Odin)在北欧神话之中,奥丁身形高大,头戴鹰盔,身披金甲,手持永恒之枪“冈尼尔”(Gungnir),坐在可看到九大世界的至高王座(Hliðskjálf)之上,掌管着战争、权力、智慧、魔法和死亡,被视为众神之父。他曾仅凭一己之力闯入冥界,以失去一只眼睛的代价,为人类成功取得了珍贵的古文字,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
奥丁(Odin)的古英语为Woden,源自古英语 Wōdnesdæg 和中古英语 Wednesdei,后演变成现代英语单词星期三Wednesday。
星期四 Thursday
一周的第五天由木星掌管,木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如同一个巨大的气态巨球,漂浮在浩瀚的宇宙之中,被视为“众星之星”,在西方众多文明中,都选用神话中“众神之主”的名字对其命名。
比如,古巴比伦人将这一天献给了主神马杜克(Marduk),古罗马人将这一天献给了主神朱庇特(Jupiter),但由于古英国人已经将主神奥丁(Odin)献给了星期三,于是,便改用雷神索尔(Thor)对这一天命名,演变成现代的英语单词就是星期四Thursday。
雷神索尔(Thor)是主神奥丁与大地女神之子,战神提尔的哥哥。他身材魁梧壮硕,臂力过人,能轻松挥动那沉重无比的雷神之锤,一双豹眼犀利而敏锐,透射出威严与果敢。
北欧神话 雷神 索尔
每当雷雨交加之时,他便会乘坐马车在天上来回巡视,以保护诸神国度的安全。
星期五 Friday
一周的第六天由金星掌管,古巴比伦人将这一天献给了金星对应的爱神伊西塔(Ishtar),古罗马人将其献给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Venus),古英国人将这一天同样献给了北欧神话中的爱神弗丽嘉(Frigg)。
弗丽嘉(Frigg)是主神奥汀的妻子,她貌美如花,发间夹着羽毛,白袍由一根金色的腰带紧束着,上面挂着一串钥匙,掌管婚姻和生育,也代表经济和财务,是象征爱情的女神。
弗丽嘉(Frigg)的古英语为Frigedæg,后演变成现代英语单词星期五Friday。
星期六 Saturday
在西方的众多文明中,由土星掌管的第七天,通常被献给农神。比如,古巴比伦人献给了农神尼努尔塔(Ninurta),古罗马人将其献给罗马神话中农神萨图恩(Saturn),古英国信奉的北欧神话中,由于没有农神,便沿用了罗马神话中农神的称呼萨图恩(Saturn)。
在罗马神话中,萨图恩(Saturn)是农业与丰收之神,掌控着大地的肥沃与作物的生长。每当春回大地、播种的季节来临,人们便会虔诚地向萨图恩祈祷,期望能获得他的恩赐,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萨图恩(Saturn)的古英语为“Saterdai”,演变成现代的英语单词就是星期六Saturday。
最后,献上一张古巴比伦、古罗马、英国对于星期制称呼的对比图,有趣又没用的知识是不是又增加了一点点呢?
J先生说:
没想到吧!用来规范我们生活的“星期”,竟然隐藏了这么多有趣又好玩的故事。虽然“星期制”最初是由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发明,然而,它的发展和演变却是一个跨越时空、融合多元文化的精彩历程。古希腊、古罗马、古英国等众多文明,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一个承载着丰富宗教与神话色彩的文化瑰宝,即使到了今天,这项伟大的发明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