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新增地方债近7000亿,债务结构优化成当务之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1: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新增地方债近7000亿,债务结构优化成当务之急

2024年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1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632亿元、专项债券5082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42609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2582亿元,专项债务263516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凸显出债务问题的紧迫性。

01

债务规模与结构:高成本、短期限债务占比高

尽管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并不算太高,但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明显不合理,高成本、短期限的地方债务占比太高。这种债务结构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务负担,也加剧了债务风险。例如,2012-2018年,我国债务平均增长率为7.9%,而2018年以后,随着政策对地方政府和平台债务管控的加强,杠杆率增速反而从7.9%上升到9.7%。这表明,简单控制债务规模的增长并不能有效降低债务风险,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02

债务风险分析:总量可控,结构待优化

从总量层面来看,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23年底,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为273.2%,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仅为50.4%,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在结构层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较高,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了大量高成本、短期限的债务。此外,非平台企业债务中,房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债务风险也值得关注。这些企业的债务问题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可能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其他领域,引发系统性风险。

03

政府应对措施:多管齐下化解债务风险

面对债务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发行国债和省级政府一般债,用于置换高成本、短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其次,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至中央政府,以优化债务结构。再次,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实现经济增速与债务水平的联动考核。此外,还推动符合条件的城市投融资平台向经营性国企转型,以增强其财务可持续性。

04

经济刺激效果与争议:市场信心仍待提振

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刺激措施,但经济复苏仍面临挑战。2024年11月,中国CPI和PPI双双弱于市场预期,显示内需疲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虽然楼市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如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增加,但整体消费疲软的态势仍未扭转。这反映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才是关键。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如消费疲软、内需不足等,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正如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所言,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远比表面看到的要严重得多,有效消费不足、中产阶级购买力下降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来应对。同时,如何平衡短期增长与长期改革,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将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

中国经济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来化解。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无疑是对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实现高质量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