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院70年:从“阳光司法”到智慧法院的创新之路
太原中院70年:从“阳光司法”到智慧法院的创新之路
《太原法院志(1949-2022)》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部由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精心编撰的志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全面展现了太原法院系统7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部权威的司法历史文献,该书不仅记录了太原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也为研究中国地方司法制度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
从初创到现代化:太原中级人民法院的历史沿革
太原中级人民法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太原市人民法院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太原法院系统在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面临着人员短缺、设施简陋等重重困难。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太原法院人以坚定的法治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院组织体系,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后,太原中级人民法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太原中院在审判制度、法官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太原中院率先在全国推行了“阳光司法”工程,通过公开审判、公开听证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成为全国法院系统的一面旗帜。
进入21世纪,太原中级人民法院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从最初的电脑办公自动化,到如今的全流程网上办案、远程庭审和电子送达,太原中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太原中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大案件彰显法治进步
《太原法院志》中收录的众多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太原中级人民法院在打击犯罪、维护正义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卓越能力。其中,2021年审结的梁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就是近年来太原中院办理的一起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020年2月至9月,梁某等人在缅甸木姐地区设立诈骗窝点,通过搭建虚假贷款APP平台,诱骗1400余名被害人交纳认证金、解冻费,涉案金额近6000万元。这起案件不仅涉案金额巨大,而且犯罪手段隐蔽、跨境作案,给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太原中院在审理此案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从重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及其首要分子。2021年12月,法院以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判处首要分子梁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犯罪集团骨干成员也分别被判处十四年五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起案件的成功审结,不仅有力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彰显了太原中院在应对新型犯罪、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服务大局 履职尽责
70余年来,太原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特别是在近年来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太原中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各类黑恶势力犯罪,为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太原中院还积极投身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公开庭审、法治讲座、普法宣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太原中院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模拟法庭、法治副校长等形式,为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太原法院志(1949-2022)》的出版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激励着太原法院人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前行,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