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违法案例,春节网购药品需警惕这些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5: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违法案例,春节网购药品需警惕这些风险

随着春节临近,许多人选择通过网络购买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然而,网购药品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诸多风险。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4起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3个案例与司美格鲁肽相关,涉案货值金额最高达3500万元。这些案例再次敲响了网购药品安全的警钟。

01

网购药品的便利与风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在线购药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据统计,2023年网上药店销售额已达543.02亿元,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更是超过270亿元,同比增长7.17%,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线上购药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药品种类和优惠的价格,还大大提升了购药的便利性。

然而,网购药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风险。例如,一些平台存在违规销售处方药、虚假宣传、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此外,由于缺乏面对面的用药指导,消费者可能因用药不当而对健康造成损害。

02

春节网购药品防坑指南

为了帮助消费者在春节期间安全购药,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系列实用的防坑指南:

选择正规渠道

消费者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正规的网上药店会在其网站显著位置展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和《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建议优先选择大型连锁药店的官方网站或知名电商平台的自营药店。

查看产品信息

在购买药品前,务必仔细查看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正规药品的包装上应有完整的药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药品的注册信息,确保所购药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警惕低价陷阱

如果发现某药品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要格外警惕。低价可能是假药或劣质药品的警示信号。同时,不要轻信所谓的“特效药”或“神药”,这些往往是虚假宣传的幌子。

保留购物凭证

在网购药品时,一定要索取并保留好消费凭证,包括订单详情、支付记录、发票等。一旦发现药品质量问题或遇到消费纠纷,这些凭证将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咨询专业意见

对于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不要轻信网络上的“AI开处方”或“一键续方”等服务。如果对药品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03

常见网购药品陷阱案例

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网购平台存在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情况。例如,在某大型购药平台上,记者尝试购买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仅需简单填写用药人信息和病症,就能在几秒钟内获得电子处方。更有甚者,有平台允许使用成人信息购买儿童处方药,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药。例如,有犯罪分子在未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含有司美格鲁肽成分的减肥药,涉案金额高达3500万元。这些假药不仅可能没有疗效,还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04

专家建议与维权途径

中国非处方药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解奕炯提醒消费者,虽然网购药品带来了便利,但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自行购药,可能引发药物相互作用,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药品对储存和运输的环境条件有严格要求,而普通快递无法保证这些条件,可能影响药品质量。

如果在网购药品过程中遇到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
  • 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网络投诉
  • 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总之,网购药品虽便捷,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消费者在享受互联网购药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理性消费,确保用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安心购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