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遇袭:抗议者泼洒罐头汤,所幸有玻璃保护
《蒙娜丽莎》遇袭:抗议者泼洒罐头汤,所幸有玻璃保护
藏于法国卢浮宫的名画《蒙娜丽莎》又一次被袭击了。据央视报道,法国当地时间1月28日,两名女性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向《蒙娜丽莎》泼洒了罐装汤,以此表达对法国农业政策的不满。现场虽说一片狼藉,但所幸博物馆方面为了防止破坏行为,早已将《蒙娜丽莎》画作用钢化玻璃保护起来了,所以泼洒的罐头汤料并没有损伤这幅画本身。
由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卢浮宫博物馆的最有名的藏品之一,《蒙娜丽莎》前永远都围着一大群人,想要看一眼“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然而在这几年,《蒙娜丽莎》却因为遭受袭击屡屡登上热搜,在2022年5月,《蒙娜丽莎》就曾被一名乔装成老年女性的男子用随身携带的奶油涂抹,还好有钢化玻璃罩保护,画作也没有受到损伤。
《蒙娜丽莎》的经历也是相当的颠沛流离,富有传奇色彩。《蒙娜丽莎》大约创作于1503年到1517年,相传这是达·芬奇身前最钟爱的作品,一直把它留在自己身边,直到去世。在达·芬奇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从达·芬奇的徒弟手上买下了《蒙娜丽莎》,后该画作就被收藏于卢浮宫。最初卢浮宫对于《蒙娜丽莎》并没有太多严密保护,直到1911年8月22日,卢浮宫发生惊天盗窃案,《蒙娜丽莎》被卢浮宫油漆工温琴佐·佩鲁贾轻而易举偷走。两年后的1913年11月29日,佛罗伦萨古董商阿尔弗雷德·杰里收到一封署名“列昂纳多”的信,他声称要把画“归还”意大利,前提是必须支付他5万里拉的费用,阿尔弗雷德确认《蒙娜丽莎》为真品后说服“窃贼”回酒店等候奖金,然后就报了警,将这位原名叫温琴佐·佩鲁贾的窃贼抓获。最终,窃贼仅仅被判了一年零十五天的监禁。意大利议会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将《蒙娜丽莎》画作送还给了法国。
1956年,《蒙娜丽莎》曾遭一名参观者泼酸性液体导致画作下方严重受损,同年又有一名参观者向画作丢石头,导致画作表面一小块颜料受损。在发生了这两起事件后,博物馆加强了对《蒙娜丽莎》的保护,画作外层加装了非常坚固的钢化玻璃,并且参观者再也不能近距离观看《蒙娜丽莎》,而是被栏杆隔开了一段距离,在卢浮宫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展品中,《蒙娜丽莎》的防护等级可以说是极其的高。
为啥受伤的总是《蒙娜丽莎》?这幅有着传奇的、神秘的色彩的画作屡屡成为袭击者的目标,“过于有名”可能就是《蒙娜丽莎》屡屡遭受袭击的原因。这些泼罐头的、奶油的、砸杯子的人大多意在通过这种激烈的行为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某种非常强烈的观点,他们并没有采取比较友好、温和的方式,而通过破坏名画、名艺术品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几年来,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莫奈代表作《干草堆》、波提切利《春》等等著名画作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激进团体、个人袭击过,也有部分袭击名画的人宣称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是“艺术家的宣言”。不过眼球确实是吸引到了,但激进的观点和表达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这些传世的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人类宝藏,是人类一段历史进程、历史审美的浓缩,其价值非金钱就可衡量。
本文原文来自扬子晚报|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