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确跑步姿势,远离“跑步膝”困扰
掌握正确跑步姿势,远离“跑步膝”困扰
跑步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但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会导致“跑步膝”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跑者们需要重视热身活动,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选择适合的跑步场地,并注意跑步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慢跑促进关节健康,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而不受伤害。
什么是“跑步膝”?
“跑步膝”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如髌股疼痛综合征、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髌腱炎、鹅足滑膜炎等。其中,髌股疼痛综合征和髂胫束摩擦综合征,在训练中较为多发。髌股疼痛综合征主要是髌骨稳定性欠佳、髌骨周围肌力不平衡,导致髌骨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使得髌骨在股骨和胫骨髁之间反复磨损,从而出现膝关节正面或髌骨下方疼痛症状。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是由于紧张的髂胫束在跑步时不断与股骨外上髁摩擦,导致膝关节外侧或周围疼痛。
“跑步膝”的成因
“跑步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如果跑步姿势不正确,膝盖不能均匀受力,膝关节就容易发生损伤。例如,过度前倾或后仰、脚过度内翻或外翻等都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
过度训练:膝关节过度使用、超量负荷运动是导致“跑步膝”的常见原因。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强度,缺乏充分休息,都会增加膝关节损伤的风险。
下肢肌肉力量不足:下肢肌肉力量薄弱、肌肉力量不均衡,会导致下肢力线对位不良,使膝关节运动轨迹发生偏移,引发不必要的磨损。
装备不合适:穿着不合脚的鞋子、鞋带过紧或过松、在凹凸不平的场地跑步等,都会增加膝关节受伤的风险。
正确的跑步姿势
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是预防“跑步膝”的关键:
身体姿势:跑步时保持自然直立,微微前倾。颈部自然放松,目光平视前方。胸部略微挺起,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直立和呼吸效率。腰部保持平稳,避免过度前倾或后仰。
手臂动作:双臂保持在身体两侧,前后自然摆动。短跑时手臂摆动幅度较大,与腿部动作同步;中长距离跑步时则应保持温和的摆动,以节省能量。
腿部与步法技巧:建议采用全掌着地法,使脚掌均匀接触地面,分散冲击力。保持膝盖轻微弯曲,避免过度伸直,以有效吸收冲击力。
步幅和步频:每分钟160-180步的步频被认为是最佳范围。适度的步幅配合快速轻盈的步频,能减少能量浪费和关节冲击。
呼吸方法:建立有规律的呼吸模式,帮助控制步伐和节奏。深呼吸可以提高氧气摄入量,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供氧。
预防措施
除了保持正确姿势,还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体重管理:超重会增加膝关节压力,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力量训练:增强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膝关节稳定性。推荐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深蹲等训练。
选择合适装备:穿着合脚的鞋子,鞋带松紧适度。在大强度运动或疼痛期间可佩戴护膝,但不宜长期使用。
合理安排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量,避免过度训练。充分热身和拉伸,减少损伤风险。
热身运动
跑步前的热身运动至关重要:
执草:伸展hamstring和小腿后侧肌肉。将重心放在后脚,前脚向前伸展,用手捉住脚,维持约2-3秒,不断转脚,共做30秒。
踢腿:结合前踢腿和外踢腿。前踢腿每边做约5次,外踢腿做30秒,帮助整个身体活动起来。
抱腿:包括前抱腿和外抱腿,帮助伸展大腿前侧、外侧和臀部肌肉。每动作持续30秒。
跑步后也要做好缓和运动,如跪地髋关节拉筋,帮助肌肉恢复到运动前状态,避免酸痛。
通过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跑步膝”的困扰,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