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从秦代传承到百亿产业的美食传奇
桂林米粉:从秦代传承到百亿产业的美食传奇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7大力推荐桂林米粉,将其列为美食狂潮的代表之一。从11月28日至12月5日,桂林米粉在全国七大城市地标建筑上亮相,引发广泛关注。这股热潮不仅让人们在味蕾上享受了桂林米粉的独特风味,还让更多人了解了桂林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等地,桂林米粉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快来跟随CCTV-17的脚步,一同踏上这场美味之旅!
桂林米粉:千年的味道传承
对于“老桂林”而言,打开一天的正确方式是一碗冒着热气的米粉。雪白顺滑的粉,有嚼劲的牛肉和锅烧,脆香的黄豆粒,拌上回味无穷的卤水,落胃的瞬间,同时抚慰了桂林人的嘴和心。
桂林米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据考证,秦始皇征战南越,在修建灵渠时,北方士兵对南方饮食不习惯,军中伙夫为解决这个问题,将大米磨成粉,制作成面条状的食物,从而创造了桂林米粉,并配以草药熬制的卤水,既好吃又能治病。这一观点得到米粉业界人士普遍认可。
2011年,桂林市成功注册“桂林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桂林米粉制作工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今年桂林公布的第一批“桂林经典”名录中,桂林米粉榜上有名。
从地方小吃到百亿产业
近年来,桂林米粉产业实现高速发展,行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100亿元。据统计,桂林米粉堂食店已有8000多家,包括连锁店400余家,年销售额约45亿元,加工型企业约100家,行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10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年工业产值约10亿元。
桂林米粉的全国影响力
从“路边摊”,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美食”。米粉品类正在脱离地方特色小吃摊的桎梏,转而走向更广阔的美食疆域。
一碗粉能有多大魅力?去年柳州螺蛳粉凭借独特的味道不断出圈,红遍了大江南北。紧随其后的湖南米粉、南昌拌粉等各地特色米粉接连崭露头角,涌现在消费者面前。
短短几年时间,「米粉」就发展成了“大产业”。2020年,仅柳州螺蛳粉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30亿元,袋装网络销量高达11亿袋。
据CBNDate的研究报告显示,在MAT2019方便速食地方特色小吃搜索PV中,桂林米粉以绝对优势领跑,江西米粉紧随其后。
“全民嗦粉”之下,各大投资机构也对米粉赛道青眼有加。比如近日,湖南米粉创新品牌“霸蛮”就宣布连续完成亿元人民币B+轮和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沣途资本、番茄资本、豪客来、IMO资本,IDG资本、森马投资。
未来展望:打造千亿级产业
为推动桂林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作出“将桂林米粉打造成为世界闻名、永续发展、永葆魅力的‘桂林经典’品牌”的决策部署。截至目前,桂林米粉堂食店已有8000多家,包括连锁店400余家,年销售额约45亿元,加工型企业约100家,行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10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年工业产值约10亿元。
下一步,桂林将立足桂林米粉的文化、历史、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从细处着手,适应市场需求,瞄准“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五大发展方向,实施“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桂林米粉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