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十大城市今何在?中国城市格局40年大变局
80年代十大城市今何在?中国城市格局40年大变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对比上世纪80年代和现今主要城市的城区变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城市格局的演变。
地图是很好的参考工具,能发现很多历史社会变迁的发展轨迹。
部分主要城市八十年代以来的变迁
从这张中国主要城市上世纪80年代和现今城区变动对比图可以看出:
-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十大城市为:上海、北京、台北、香港、沈阳、天津、广州、武汉、南京、哈尔滨。后面依次是重庆、西安、成都、长春、济南等。而且上世纪80年代的太原、兰州、甚至乌鲁木齐城区都比南方很多如今的大城市面积大得多。总体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方城市建成区面积大于南方同层次城市。
而40年后的今天,现如今建成区前十大城市个人认为变成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武汉、深圳、杭州、南京、郑州、重庆。天津、西安、合肥、长沙、沈阳紧随其后。
成都扩张示意图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整个东北的城市城区面积也在扩展,但无一例外的都退出了前十大城市,说明同一时期关内的城市发展得更快。这其中,深圳、成都、杭州、郑州、合肥、长沙等城市城区面积扩展神速,近二十年城市人口增加最多的也是这几个城市。
特别是合肥这座城市,从规模几十万人口的小城,近年来扩张迅速,无论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城市人口涌入方面,都大有赶上南京杭州等长三角特大城市的趋势。
合肥扩展示意图
国内大城市未在图中显示的还有深圳、东莞、青岛、大连等主要城市。深圳不用说,自然是建成区国内前十的城市,但如果未来不解决城市行政辖区过小的问题,随着其他内地大城市的扩展,未来建成区面积能否保持前十也不好说。
而东莞是个特殊城市,没有绝对市中心,全部都是城区,所以如果在图中显示,也有冲击前十大城市的实力。青岛和大连因城区位于半岛上以及周边山地的地形限制,城区面积也很难冲击前十。
东莞今日
天津由于近年来经济放缓,滨海新区与主城过远,难以联动发展,南京因行政辖区南北狭长,东西窄,发展方向偏颇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城市扩展脚步变缓,人口吸纳能力不足。这两个城市未来很容易跌出建成区面积全国十大城市之列,需要特别值得警惕和改变发展战略模式,加速发展。
南京的瓶颈与方向
香港、澳门因为辖区有限,城市上限被框死,在建成区上很难冲击前十。而台北因为前些年桃园和新竹等辖区的独立设市的划分,也缺乏进一步扩展空间。
世界不断变化,有的城市在日新月异,有的城市在相对收缩。时不我待,发展慢了,有时也是一种退步。如果能在保持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城市面子和里子相统一,那么这样的城市,必将是未来的赢家!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