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三合院里的伟人成长地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三合院里的伟人成长地
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川东农家三合院。这里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出生地,也是他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地方。如今,邓小平故居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瞻仰和学习。
邓小平故居占地883平方米,房屋为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穿斗式承重体系,共17间,分正房、左厢房、右厢房。同川东很多民居一样,邓小平故居掩映在一蓬蓬慈竹之中。故居坐东向西,占地883平方米,房屋为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穿斗式承重体系,共17间,分正房、左厢房、右厢房。
故居陈列馆:光辉岁月的见证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小平同志为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共收集了有关小平同志的408幅图片、170件文物、200多件档案文献资料,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
陈列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陈列馆座西向东,一字排开,三个青瓦坡形屋面,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最后耸立起一座丰碑,蕴寓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
缅怀馆:平民领袖的情感世界
邓小平缅怀馆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缅怀其崇高风范的又一重要纪念场所。建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与邓小平故居之间,距离东南方向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约70米,占地面积为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1/2。
缅怀馆以“回家”为设计理念,以亲切自然、温馨情感为建筑设计指导,其功能以展示邓小平同志生前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并以真实遗物为主陈列。展览主题为“小平,您好”,意在突出展示政坛之下的平民邓小平,表达“人民领袖人民爱”。整个展览是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基本陈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基础上,对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完整补充,让人们更加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世界。
铜像广场:永恒的敬仰
邓小平铜像广场位于三面山脊环绕的自然环境中,形似一把天然的大座椅。邓小平铜像就端坐于这片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的环境中。铜像高2.5米,重1.2吨,铜像坐北朝南,基座是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这尊铸铜座像面容温和,两颊瘦削,目光敏锐深邃。小平身穿短袖衬衫、军便裤、沿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似乎抖落一身风尘,回归故里,注视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2004年8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邓小平铜像揭幕。如今,铜像广场已成为人们缅怀邓小平、感受其伟大精神的重要场所。
成长足迹:从翰林院子到蚕房院子
除了主要的纪念馆和广场,邓小平故居景区内还有多处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如翰林院子、蚕房院子、邓家老井、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邓小平的成长足迹,也反映了川东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
翰林院子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系邓小平先祖清代翰林邓时敏居住的旧宅。邓时敏仙逝后,邓氏族人公议把翰林院子辟为学馆,办起了牌坊村第一所私塾,邓小平曾在此启蒙读书。
邓小平故居不仅是缅怀伟人的重要场所,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通过参观这些景点,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邓小平的成长历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感受他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