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洛阳旅游年票,探访千年古都名人故居
持洛阳旅游年票,探访千年古都名人故居
洛阳,这座千年古都,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今,洛阳旅游年票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探访这些名人故居的机会。其中,千唐志斋(张钫故居)、玄奘故里和王铎故居尤为值得一探究竟。
千唐志斋:洛阳的文化宝库
千唐志斋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的故居,位于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铁门村。这座被誉为“洛阳的文化宝库”的园林书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碑刻收藏,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千唐志斋坐北朝南,匾额为启功所题。进门左手处是个半亩见方的池塘,池边亭阁清幽。再往里,迎面一个爬满绿植、遮蔽四墙的方形石屋,岁月沧桑,古朴典雅,让游客不由得止步伫立。这是主人的书房“听香读画之室”,门两边石刻楹联“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凿坯可乐,霸亭谁识故将军”, 恢宏磅礴、雄浑大气,为康有为游陕过豫宿铁门时题写。百年石屋两侧横刻“谁非过客”“花是主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回味,为张钫亲书。
书屋再往里,西北方向是碑刻收藏之地。向前穿行,向左走,朝右看去,一块块黑色的石碑镶嵌在墙壁上,多已模糊难辨。一个个窑洞忽又拐回,像个隧道;从窑洞出来,天井里有一块两米左右高的石碑,乃是张钫父亲的墓碑,落款“子四女四、孙男七、孙女七”,张钫为长子。
另一处多人观看的是张钫父亲的墓志铭——张子温墓志铭。张子温,清光绪年间拔贡,陕西乾州、鄜州州判,墓志由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盖,三人均是张钫的好友。张母王太夫人七十寿序碑刻为1934年张钫母亲七十大寿时所得贺礼,蒋中正撰文、贺耀祖书丹,后列国民政府41名党政要员,不难看出张钫当时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朋友介绍,张钫生前酷爱金石字画,与于右任、章炳麟、康有为、王广庆等交往甚密。在他们尤其是于右任的影响下,张钫于1931年开始广泛搜罗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故里铁门镇。1933年前后,张钫在其蛰庐西隅辟地建斋,将搜集而来的大部分志石镶嵌于十五孔窑洞和三个天井、一道走廊的里外墙壁间。
墓志之作起于东汉晚年,盛于北魏、隋唐。墓志铭文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志题,一般写明朝代,志主职官、姓氏、籍贯等,如同文章的题目;第二部分为志文,记述志主身世,包括世系爵里、生平事迹、配偶子嗣、卒葬时地等,类似于现在的追悼词内容;第三部分为铭文,即歌颂悼念死者的内容。
千唐志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则天的改元、安禄山的僭号;志主身份既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雄踞一方的藩镇大吏、职司守土的刺史太守、官卑职微的尉丞参曹,也有优游园林的处士名流、修道参禅的真观洞主,以及被深锁内宫、凄凉一生、死而不知姓名和籍贯的宫娥彩女。
观墓志既是观书也是观史。站在后世历史的角度纵观个人的一生:千唐志,可以说是一个朝代形形色色的生动人生,一个时代的生动侧影。
玄奘故里:唐代高僧的诞生地
玄奘故里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出生地。这里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huán)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都畿辅之地。
玄奘,这位中国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哲学家和旅行家,其生平事迹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展现。玄奘故里不仅展示了玄奘的生平事迹,还通过建筑和文化活动,传递着玄奘精神。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辛历程和他对佛教文化的卓越贡献。
王铎故居:书法艺术的殿堂
王铎故居位于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的故居。这座五进大院,呈现出明清官邸建筑的风格,展现了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和生活场景。
近年来,王铎故居通过文创研发、IP打造等方式,将名人故居从“静态空间”转变为“活态场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目前,王铎故居已推出近百种文创产品,包括毛笔、笔筒、碑刻精选等,并推出研学课程,让游客感受书法魅力。
通过洛阳旅游年票,游客可以一站式探访这些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名人故居,感受不一样的洛阳魅力。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文化的游客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