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最新研究:根据生物钟调整降压药服用时间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Lancet》子刊最新研究:根据生物钟调整降压药服用时间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2024年12月,《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一项关于降压药服用时间与生物钟关系的重要研究。这项名为TIME的研究及其Chronotype子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根据个人生物钟调整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风险。
研究背景与方法
TIM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降压药不同给药时间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纳入了来自西班牙的19084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早晨或晚上服用降压药的两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或卒中的复合终点。
Chronotype子研究则进一步探讨了个人生物钟类型对降压药效果的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参与者的昼夜偏好,将其分为早晨型(早起偏好)、中间型和夜晚型(晚睡偏好)。
主要发现
研究结果显示,与早晨服药相比,晚上服药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具体而言,晚上服药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1%,而早晨服药组为4.1%。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表明晚上服药可以带来更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更有趣的是,Chronotype子研究发现早晚给药的效果在不同生物钟类型的患者中存在差异。夜晚型的人在晚上服药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而早晨型的人则在早晨服药时效果更好。这一发现提示我们,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可能与个人的生物钟类型密切相关。
生物钟与心血管健康
生物钟,也称为昼夜节律,是人体内一种自然的计时机制,调控着我们的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代谢功能等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钟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例如,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卒中在一天中的发生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清晨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这与血压的晨峰现象有关。此外,生物钟基因的变异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
临床意义与未来方向
这项研究的发现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它强调了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未来,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生物钟类型来调整降压药的服用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其次,这一发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许多高血压患者因各种原因难以坚持规律服药,而根据个人生活习惯调整服药时间可能使治疗方案更加人性化和可行。
然而,这一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主要在西班牙人群中进行,其结果在其他种族和文化背景中是否适用尚需进一步验证。此外,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调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
结语
TIME研究及其Chronotype子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降压药服用时间的重要新见解。随着对生物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深入理解,我们有望迎来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生物钟类型并据此调整服药时间,可能是优化治疗效果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