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标志物,有助于促进精准治疗的开发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4: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标志物,有助于促进精准治疗的开发

在一项发表于《Cell》期刊的重要研究中,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揭示了小细胞肺癌(SCLC)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特征,为这一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大明教授和季红斌教授共同领导。研究团队收集了112名中国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邻近组织样本,进行了包括全外显子组测序、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内的多组学综合分析。

研究发现,TP53和RB1是SCLC中的主要基因改变,而中国人群的ZFHX3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高于西方人群。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系列与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磷酸化位点和激酶,如CHEK1、ATR、ATM、CDK2、GSK3A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发现HMGB3和CASP10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HMGB3在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较差预后相关,而CASP10低表达也与较差预后有关。进一步研究显示,HMGB3可通过转录调控细胞连接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SCLC的细胞迁移。

此外,研究团队还根据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对SCLC肿瘤进行了免疫分型,并将107份SCLC肿瘤样本分为四个不同的亚型(nmf1~nmf4)。每个亚型都显示出特定的治疗弱点,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团队还建立了大规模的SCLC患者衍生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和细胞系衍生异种移植(CDX)模型,验证了基于临床样本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策略。

这些发现为理解SCLC的致病机制、预后预测、分子亚型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高质量的数据将为SCLC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原文来自生物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