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情,种植户不要错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8: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情,种植户不要错过!

大豆(通称黄豆)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历史久远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随着经济发展,大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从种植前准备到成熟期管理,为种植户提供全面的指导。

种植前准备

1.1 土壤准备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 6.2~6.8的土壤。施肥上要多施有机基肥,施2~3 t/667m2。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厢面平整。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土壤水分保持在20%左右,或一次降雨15mm以上,方可播种,否则一定要进行造墒后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中,易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

1.2 播种前去除杂草

在播种前可喷施除草剂除草。在播种前用除草根41%草甘膦、乙草胺500倍液喷施,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有条件的也可进行喷火作业同时能杀死部分害虫及有害微生物。

1.3 精选豆种

选取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华北地区选中黄37、高丰1号、兴农3号等。选取种子大小一致、粒型一致、颜色一致、种胚一致的种子做种。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做发芽实验,种子发芽率≥86%才可以用做种子。

1.4 种子包衣

包衣时尽量减少种衣剂与金属的接触,要阴干后播种,包衣能增加种子的抗逆性。为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苗期病虫害,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拌种或吡唑醚菌酯以1:10 000包衣。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用70%敌克松粉剂或50%福美粉剂按种子量的0.3%包衣防治大豆灰斑病。

实时播种

2.1 播种时间

在5cm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开始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月底至4月初为适宜播种期。播种早晚对大豆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我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大豆在6月上中旬,一般不能迟过夏至,温度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否则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质量。播种有起**播、穴播、点播3种方法。目前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起隆播,一般行距在30cm左右。大豆合理种植的密度在18.0~37万株/hm2。**一般原则是分枝多的品种播稀些,反之密些;早熟品种密些,晚熟播稀些;高肥力地块稀些,瘠薄地块密些。

2.2 重施基肥

只要按照“选好种粒,播不重茬,巧妙播种,精心管理,防治草害”去做,就能达到“苗全、苗壮、密度合理”,实现高产丰收的目的。

2.3 精心管理

2.3.1 苗期管理

大豆播种后一般7天齐苗。要求苗全、苗匀苗壮。及时间苗,拔除“疙瘩苗”、“拥挤苗”、小苗、病苗、杂苗。在2片单叶平展时间苗,第1片复叶全展期定苗。间苗时应淘汰弱株、病株及混杂株,保留健壮株。及时中耕除草。大豆苗期至少要中耕三遍,以达到通气、增温、保墒情,调生长的目的。第一遍在间定苗后进行,一般中耕深度不超过3cm;第二次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中耕深度应掌握在5cm左右;第三次在大豆封垄前结合培土浅中耕2~3cm。第1次中耕一般选在第1片复叶出现、子叶未落时进行,第2次中耕选在苗高约20cm左右、搭叶且未封隆的时候进行。头次中耕宜浅,第2次稍深,结合追肥培土。

2.3.2 开花期管理原则

要求健壮、防旺、增花、增荚,开花期封垄,结荚期透光。

根据试验,生产1 kg的大豆籽粒,需纯氮0.053 kg,有效磷0.01 kg,氧化钾0.013 kg,还需要少量钙和硼、锰、钼、锌等微量元素。基肥施钾能促进营养生长,在成熟期能加速干物质的转化,利于增产。因为大豆要抢时早播,所以前茬要重施农家肥作基肥,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豆类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既是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同时能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病、旱和抗倒伏能力,对后茬作物也有增产作用。一般施磷肥370 kg/hm2、钾肥105~120 kg/hm2,与有机肥混时施入作底肥。在播种前施尿素140 kg/hm2作基肥。

2)结荚期是大豆生长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施好花荚肥可增产10%以上。配合花期追施氮肥,用磷酸二氢钾100 g/667m2、钼酸铵20 g/667m2、硼砂100 g/667m2加水50 kg稀释后喷于植株及叶片的正反面。叶面喷施磷、钾肥和硼、钼等微肥,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喷施2次即可,结荚期喷施调节剂或微肥,保证增花、增荚、提高蛋白质含量促进早熟增加粒重。

3)对花期发生的病虫害,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如灭蝇胺又名环丙氨嗪或阿维菌素按照使用说明防治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豆荚螟等。

2.3.3 鼓粒期技术措施管理

要求保绿叶、防落荚、防秕荚、增粒重,荚多粒多,高而不倒。

1)喷施抗逆性调节剂如2%二苯基脲水剂、萘乙酸、或微肥,保绿叶、防落荚、增粒重减少瘪粒瘪荚。

2)大豆鼓粒期为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高产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可喷洒叶面肥,方法是每667m2喷洒1%尿素+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鼓粒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有灌溉条件的应适时灌水但应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注意要微风快浇、风大不浇避免倒伏影响产量。

3)拔除田间杂草防草害。提倡人工除草,在劳动力成本高的情况下可以用化学除草。豆类田间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铁苋菜等杂草。除草不及时(尤其是马唐、牛筋、马齿苋),遇有“连阴雨”,时有发生“草吃苗”现象。防止草害的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出苗后,常用的除草剂有精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苯达松等。

1)开花初期喷多效唑抑制剂防止旺长,开花期至花后10天,根据大豆长势及时追施尿素8~15 kg。大豆花期也是需水的重要阶段,要及时灌水,选在晚上进行。也可采用喷灌的方式,每次浇水量为30mm。若浇水过多,大豆则不能正常生长。大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2.3.4 成熟期管理

实行颗粒归仓、保质增效技术措施。

1)适时收获:在整株大豆叶、茎、杆发黄脱落,晃动有声音达80%、籽粒水分20%以下干物质积累不再增加时,即可收获。高油大豆适宜早收(黄熟—成熟),高蛋白大豆适宜晚收(过熟期)。

2)防止爆荚:对于爆荚(颤角)品种要提前收获,防止丢粒。

3)防丢粒损失:要提前调试好收割机,一旦发现丢粒,立即找出原因,及加以解决。

4)防混杂:在收获、运输、晾晒、筛选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混杂保持籽粒纯度。

大豆高产措施

3.1 应当避免重茬

据实验,重茬可造成植株生长迟缓易发生病虫害,重茬一年大豆减产在20%~30%左右,若重茬5年以上基本绝收。

3.2 及时防治大豆病害

大豆病害主要有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大豆灰斑病、立枯病。大豆根腐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并造成大豆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减产,减产幅度在30%~80%或更多。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核菌净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菌核病。在6月上中旬~7月中旬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 kg,兑水450 kg喷雾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立枯病病害严重年份,轻者死株率在10%,重者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死光造成绝产。天达2116壮苗灵+99%天达恶霉灵,能有效防治此病。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