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专家:慢性肾炎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慢性肾炎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进展缓慢,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肾内科专家李晨雨绮指出,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通过细心观察和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专家简介
李晨雨绮,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肾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她强调,慢性肾炎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早期症状需警惕
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李晨雨绮医生提醒,以下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轻度水肿:眼睑、面部或下肢的轻微水肿,尤其是在晨起时更为明显。
血压略升高:血压轻度升高可能是慢性肾炎的早期信号,但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需要通过定期测量才能发现。
尿液异常:尿色变深、出现泡沫尿(蛋白尿的迹象)、夜尿增多或尿量减少等。
疲劳与腰痛:不明原因的疲劳感、乏力,以及腰部持续性钝痛。
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恶心、皮肤瘙痒等。
高风险人群需定期筛查
根据《CKD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建议,以下人群属于慢性肾炎的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 有肾脏病家族史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压患者
- 心血管疾病患者
- 高尿酸血症患者
- 高龄人群
- 肥胖人群
- 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害的药物
- 有急性肾损伤病史
高风险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肾功能相关知识宣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清肌酐的检测。对于非高风险成年人,也建议每年常规检测一次UACR和血清肌酐。
预防措施与健康管理
李晨雨绮医生强调,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控制水分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坚果)。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炎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
避免肾毒性药物: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检查: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专家建议
李晨雨绮医生建议,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慢性肾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慢性肾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识别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或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高风险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