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l” 改善O型腿其实并不难!
“O→l l” 改善O型腿其实并不难!
O型腿是儿童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对骨骼发育和整体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O型腿的定义、成因、判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腿直了,个子变高了,娃也自信了。”近日,来做术后复查的小江和父母感激的表示,对于腿从严重畸形到现在笔直程度的效果非常满意,明显能感觉到孩子性格变得开朗了、爱说话了、也更爱笑了。
2年前,父母带着小江从外地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乔锋主任的门诊,当时孩子还不到14周岁,腿部严重内翻畸形,父母和小江都愁容满怀。正值暑假,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乔锋主任的门诊多了很多来看腿不直、不美观、腿疼问题的孩子。
什么是O型腿
O型腿,俗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是一种常见的腿部畸形症状。其主要特征是两脚并拢站立时,膝盖内侧并不能完全贴合,呈现出一种向外弯曲的状态,形似字母“O”。
这种现象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较为常见,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通常属于生理性的,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和整体健康。
导致O型腿的原因
- 遗传因素:部分O型腿是由遗传决定的,父母中有一方存在膝内翻的情况,子女有很大几率会继承这一特点。
-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元素,会导致骨骼软化和变形,从而引发O型腿。
- 姿势不当:长期不正确的站姿、坐姿以及行走方式,也会逐渐影响腿部骨骼的正常发育。
- 疾病因素:某些骨科疾病如佝偻病、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O型腿的发生。
如何判断是否为O型腿
家长可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检查:
- 让孩子站立,双脚并拢,膝关节自然站立,观察膝盖是否靠拢。
- 膝盖若不能靠拢且间距超过3厘米,则可能存在O型腿的问题。
- 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O型腿倾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骨科专家。
O型腿的治疗方法
- 矫正鞋垫:适用于轻度O型腿患者,通过佩戴特制的矫正鞋垫调整足部受力点,逐步改善腿部形态。
-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牵引以及特定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矫正腿部肌肉外观。(适用于无骨骼力线问题、仅肌肉分布线条不流畅引起的外观型腿部缺陷)
- 手术治疗:重度O型腿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手段进行矫正,这一般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考虑。
(请到正规骨科医院就诊后听取医师治疗意见)
预防O型腿的小技巧
- 均衡饮食: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促进骨骼健康发育。
- 正确姿势: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方式,避免长时间弯腰、跷二郎腿或跪坐。
-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形态。
O型腿虽然是儿童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了解O型腿的成因、判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双腿。
在此也要告诉青春期的大朋友们,如果腿部没有严重变形、腿疼等问题,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漫画腿”。
看看你是哪种腿型
儿童或青春发育期出现腿部畸形,注意预防,等到16-18岁以后,骨骼停止生长,罗圈腿或者X型腿畸形明显的话,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尽早就医,避免因腿型不正,负重不平衡导致关节磨损,早早出现关节炎症状。
医生简介
乔锋,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骨科主任。主要从事数字骨科与保膝研究,擅长四肢骨折、关节置换、复杂肢体畸形矫正,尤其擅长利用微创保膝疗法治疗伴有罗圈腿畸形的膝关节炎,数字六轴外架结合内固定治疗佝偻病、BLOUNT病、长短腿等复杂肢体畸形。自主研发的3D打印骨科外固定架,具有自动复位骨折功能,复位精确、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而且可精准控制骨折愈合的力学环境,同时解决复位与固定两个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5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1 项,外观专利 2 项,获 2016 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2016 COA MOst Valuable Design TOp10 一等奖, 自主研发的锁定外架和基于 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架荣获 2023、2024 年度中国骨科创新转化成果奖。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