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壤:南方酸性土壤的形成与改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4: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壤:南方酸性土壤的形成与改良

红壤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其形成过程和改良方法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红壤的形成原因、特征以及改良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红壤的形成过程

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

红壤形成原因

  1. 气候与植被影响:红壤是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这种土壤是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和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经过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形成的。

  2. 理化性质:红壤的酸性和粘性都比较强,在种植之前一定要施加有机肥或砂质土,再加入一些石灰改善土壤酸碱性,这样种植的植物就会比较多。红壤这种土地在南方比较多,可以种植的植物有马尾松、杉木、油茶林、柑橘、毛竹、棕榈、茶、甘蔗、杉树、油桐等一些经济林木。

  3. 与黄壤的区别:除了红壤还有一种土壤叫做黄壤,黄壤是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它的主要特征是酸性,由于黄壤经常保持湿润,土层里面含有大量水合氧化铁,所以它呈黄色。

红壤改良方法

红壤改良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掺砂、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红壤有机质含量、科学施肥、施用石灰、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等。

可以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

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壤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

红壤-可种植物:种红壤一般可以种植稻米、茶、丝、甘蔗,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

防止红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针对红壤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情况,可种植绿肥,以提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力。红壤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并提高其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措施。红壤施用石灰,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