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最新进展:多处关键工程取得突破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最新进展:多处关键工程取得突破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是重庆首条城市轨道快线,全长71.53公里,设计时速达140公里,贯穿曾家至两江影视城,串联起多个重要区域。目前,该线路建设正稳步推进,多处关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新进展
15号线一期工程自九曲河东站至两江影视城站,全长39公里,设14座车站。目前,全线土建工程已完成67%,12台TBM(隧道掘进机)全部始发,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其中,T3航站楼站至龙骏大道站区间的铜锣山隧道已提前10个月实现全隧贯通,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期工程从曾家站至九曲河东站,全长33公里,设11座车站。目前,二期工程已有多个区间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张家湾站至大学城北站区间左线“中交渝铁二号”盾构机已正式始发,标志着该区间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该盾构机总重达1300吨,挖掘半径可达8.83米,配备了强化版的633毫米滚刀刃口及高效的刀盘洗涤装置,确保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掘进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创新
在建设过程中,15号线项目团队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例如,廖家溪轨道专用桥是国内首座钢-混混合式梁拱组合刚构桥,全长800米,主跨245米,桥高72米。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悬浇-起吊一体式挂篮”施工技术,实现了上弦混凝土悬臂浇筑与下弦钢拱悬臂拼装同步施工,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这一技术创新不仅为廖家溪轨道专用桥的顺利合龙创造了条件,也为后续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项目团队还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创新了多种施工方案。例如,在张家湾站至大学城北站区间,97%的里程为砂岩、砂质泥岩,左线隧道与车辆段暗挖隧道最小截面净距仅1.9米,对盾构技术与精度要求极高。为此,项目团队系统梳理了上一区间的施工经验,针对盾构掘进存在的薄弱点与风险点,创新施工技术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未来展望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的建设不仅将极大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还将对城市交通和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该线路贯穿多个重要区域,包括科学城高铁站、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高铁复盛站等主要交通枢纽,以及大学城、井口工业园、礼嘉智慧城等多个重要功能区。建成后,从曾家至两江影视城的运行时间将控制在一小时内,极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市民出行环境。
此外,15号线作为重庆首条城市轨道快线,其建设经验和技术突破将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多项施工技术和专利成果,将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性意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技术的持续进步。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的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各关键节点工程进展顺利。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和施工效率的持续提升,这条贯穿重庆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即将成为现实,为城市交通和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