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节食不当易致暴食症,医生建议这4个方法助改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1: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食不当易致暴食症,医生建议这4个方法助改善

尝试各种减重方法,尤其是节食、断食之后,容易出现暴食的情况,所以减重往往宣告失败,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心理健康。精神科专科医师邱韵芝表示,改善暴食症所带来的困扰,必需重建健康饮食模式,特别提出4个秘诀帮助民众走出暴食恶性循环。

35岁的徐小姐自从立志瘦身减肥后,开始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精确计算卡路里摄取量,甚至自行设下每日800大卡的限制。这样的严格管控让她在短期内达到减重目标,体重从60公斤降至45公斤,然而自半年前开始,工作压力增加,让她逐渐无法维持严格的饮食控制,而每当工作压力来袭,徐小姐在晚上就会无法控制地大量进食,家中的零食、泡面到冰箱里的剩饭菜都不放过。

暴食后的罪恶感又让她强迫自己在大吃后催吐,隔天则会在愧疚感的作用下,更加严格地限制饮食。这样的恶性循环每周发生三到四次,不仅影响她的身心健康,也让她深陷自责与焦虑中。

精神科专科医师邱韵芝指出,暴食症的形成通常与过度严格的减重行为有关。当人们过分关注卡路里摄取和体重数字时,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饥饿信号和心理需求。长期压抑后,往往会现出反弹性的暴食行为,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却让患者再度陷入严格控制饮食的循环中。

医揭4大秘诀,重建健康饮食模式

为改善暴食症所带来的困扰,邱韵芝医师强调,重建健康饮食模式的重要性,特别提出“规律进食”、“糖分控制”、“细嚼慢咽”及“觉察动机”4大秘诀,帮助民众走出暴食恶性循环,重拾健康的生活品质。


为改善暴食症所带来的困扰,邱韵芝医师强调,重建健康饮食模式的重要性。

1.维持规律进食习惯:

规律的饮食时间是控制暴食行为的关键,建议每天固定用餐时间,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正餐,当身体习惯了固定的进食节奏,不只能避免因饥饿而产生的暴食冲动,更能帮助身体建立健康的新陈代谢循环。专家建议可以采用“早午晚三餐加两次点心”的方式,让身体维持稳定的能量供应。

2.控制糖分摄取:

选择全谷类食物取代精致淀粉、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取、避免含糖饮料改喝白开水、选择新鲜水果取代加工甜点。透过这些方式可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后骤降,进而降低强烈的饥饿感和进食欲望。

3.细嚼慢咽:

培养细嚼慢咽习惯,每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下、用餐时间建议维持20-30分钟、放下餐具细细品尝食物味道、注意观察腹部饱足感的变化。慢食不仅能让人更容易感受到饱足感,也能提升进食的满足感。

4.觉察进食动机:

进食前先深呼吸觉察当下情绪状态、记录进食前后的心情变化、寻找其他纾压方式如运动聊天或冥想、学习区分生理性饥饿和情绪性饥饿。许多人的暴食行为往往源于情绪压力,而非生理需求。

找回健康心灵,从饮食开始

邱韵芝医师提醒,改善暴食问题不能只关注饮食行为的改变,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的调适。当发现自己有暴食倾向时,除了实践上述建议,也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谘商的协助,透过专业团队的引导,重建健康的身心关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改变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期待速效。每个小进步都是迈向健康的重要一步。若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要过度苛责自己,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是加入相关支持团体,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互相鼓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