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公园:30种红叶植物,600年皇家园林文化
香山公园:30种红叶植物,600年皇家园林文化
金秋十月,北京香山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如荼,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北京著名的赏秋胜地,香山不仅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进香山,探寻这片皇家园林背后的故事。
皇家园林的历史变迁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区约20公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据史料记载,香山寺始建于唐代,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园林景观。
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世宗重修香山寺,赐名“大永安寺”。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香山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赐名“香山大永安禅寺”。然而,这座历经沧桑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焚毁。如今我们看到的香山寺,是在原址上复建的。
红叶如海,层林尽染
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天最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红叶品种繁多,主要有黄栌、元宝枫、三角枫、五角枫、鸡爪槭、火炬等30多个品种,其中以黄栌最为著名,种植历史最为悠久,数量近10万株。
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是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期。霜降后,红叶会呈现出深紫红色,宛如火焰般绚丽。游客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来欣赏红叶美景:
古道生态探红路线:东门—静翠湖—翠微亭—双清别墅—香山寺—阆风亭—和顺门—豫泰门—香炉峰。这条路线是古代皇帝登山赏景的御道,适合中青年游客边登山健身、边观赏周边红叶,时长约在2小时。
省时省力观红路线:东门—老松林—玉华岫—香雾窟—山顶。这条路线适合游览时间短和老年游客近距离欣赏红叶,时长约40分钟。
凌空揽胜眺红路线:游客进公园北门后向南走约5分钟就可到达索道下站,乘坐索道只需要18分钟便可轻松到达山顶。在索道上,可以尽情享受将美景尽收眼底的畅快,向北可以看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碧云寺的全景、向南可以远眺漫山红叶如火红的地毯铺遍山坡、向东更可以俯视北京城,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置身自然的美景,恍若隔世,忘却人间的喧嚣。
环游香山赏红路线:静翠湖东岸至“青未了”遗址已开通,标志着从静翠湖到香炉峰景区的山路全线贯通,游客可在“青未了”遗址上远眺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琉璃塔等景点,还可从南向北看香山的全景。从“青未了”遗址沿南山大墙走,可以看到路两侧的红叶美景。很多经典的香山红叶图片就是在这条路上拍出来的。路线评价:适宜青年游客选择,沿墙环园步行,尽享红叶美景,时长约2.5小时。
香山寺:皇家园林的文化瑰宝
香山寺是香山公园的核心景点,也是北京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整座寺院依山势迭起,具有前街、中寺、后苑的独特布局,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上乘之作。
寺内的知乐濠是放生池,得名取自《庄子·秋水篇》中的“知鱼之乐”。接引佛殿供奉着阿弥陀佛立像,殿后的两株参天古松被称为“听法松”,是乾隆皇帝为它们命名的。天王殿内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和韦驮将军像。
圆灵应现殿是寺院内等级最高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横三世佛。殿前的石屏是香山寺被焚毁后留下的最大文物,上面的书写和绘画全部由乾隆皇帝完成。
后苑部分最为精彩,高台上的“眼界宽”敞厅南北各衔四十六间游廊,依山萦回与青霞寄逸楼相连。北侧假山蹬道旁立有乾隆皇帝御笔“抱云挂月”。假山环拥的“薝卜香林”六方亭式楼阁共三层,楼阁之上是水月空明殿,是乾隆皇帝品茶休息的地方。后苑最高处为青霞寄逸楼。
香山寺占地面积约5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整体布局灵活巧妙、空灵秀雅、动静相济,不仅在中国寺院建筑中非常罕见,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也堪称为上乘之作。
香山公园不仅是一处赏秋胜地,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典籍。漫步其中,既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秋景,又能感受到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这个周末,不妨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香山公园感受这份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