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卡奴单抗:老年痴呆治疗的希望与挑战
阿杜卡奴单抗:老年痴呆治疗的希望与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逐渐积累,形成“斑块”,最终导致大脑神经元功能丧失并逐渐死亡。根据《2022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有3877万,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达1300万,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达983万。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缓慢,随时间不断恶化,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家庭及社会构成巨大负担。
阿杜卡奴单抗:从希望到失望
2021年,渤健(Biogen)和卫材(Eisai)联合开发的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审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药物,这一消息曾轰动整个医药领域。阿杜卡奴单抗是一种针对Aβ-淀粉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斑块,有望缓解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该药物每月需要静脉输液一次,年治疗费用高达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万元)。
然而,阿杜卡奴单抗的上市之路充满争议。其两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相互矛盾,临床获益并不明确,且高剂量治疗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拒绝批准该药物,即使在美国FDA内部也面临专家委员会的反对意见。最终,该药物在上市两年后因销售惨淡(2022年仅收入480万美元)而宣布退市,并终止相关临床研究。
新的希望: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
尽管阿杜卡奴单抗的失败令人遗憾,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并未因此停滞不前。卫材和渤健的另一款针对A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治疗药物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于2024年获得FDA完全批准。与阿杜卡奴单抗相比,仑卡奈单抗的临床数据更为清晰,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多为轻中度。该药物在美国市场的年治疗费用为2.65万美元,低于阿杜卡奴单抗的一半。仑卡奈单抗在中国也已获批上市,商品名为乐意宝,每瓶价格为2508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然而,仑卡奈单抗的应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约10%的早期AD患者,其他患者可能因各种禁忌症而无法使用。
礼来的多奈单抗(donanemab)于2024年获得FDA批准上市,是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A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对因治疗药物。其优势在于是首个有证据表明在淀粉样斑块清除后可停止治疗的疗法,有望减少输液次数并降低治疗成本。临床试验显示,该药物在疾病最早阶段的受试者中效果最为显著,与安慰剂相比,认知与功能下降减缓达60%,尤其是75岁以下的患者受益更大。
未来方向:tau蛋白靶点和其他在研药物
在Aβ淀粉样蛋白药物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tau蛋白作为另一个重要靶点也备受关注。尽管目前抗tau蛋白药物的开发进展相对缓慢,但其潜在价值不容忽视。礼来、罗氏等大型药企曾先后在tau抑制剂项目上遭遇挫折,国内方面,绿谷制药的甘露特钠和通化金马的琥珀八氢氨吖啶片等药物正在加速研发中,恒瑞医药和先声药业的在研药物也已进入临床2期。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之路充满挑战,但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从阿杜卡奴单抗的希望与失望,到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的突破,再到tau蛋白靶点的未来潜力,每一步进展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问世,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