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漏网之“癌”——皮肤肿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2: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漏网之“癌”——皮肤肿瘤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482万例,死亡257万例。在众多肿瘤类型中,皮肤肿瘤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早期隐蔽性强、晚期存活率极低的特点,使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隐患。

皮肤肿瘤主要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三种。其中,黑色素瘤最为凶险,一旦发生转移,患者通常在6~9个月内死亡。虽然强紫外线照射是皮肤癌的主要诱因,但某些化学物质如液态沥青、砷等同样可能诱发皮肤肿瘤。

早期筛查新技术:生物阻抗谱(BI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佳烽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阻抗谱(BIS)的皮肤肿瘤早期筛查技术。BIS通过向被测组织注入安全电流,采集阻抗信息,分析生物组织的生理特性。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在阻抗数据上会形成不同的半圆形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可以实现对疑似病变皮肤组织的评估检测。

BIS vs. 传统筛查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皮肤肿瘤筛查方法有皮肤镜和皮肤组织病理活检两种。皮肤镜通过光学方法观察皮肤损伤,需要专业培训的皮肤科医师进行判断;皮肤组织病理活检则需要切取病变皮肤组织,不仅疼痛不适,而且无法满足早期筛查的需求。

相比之下,BIS具有以下优势:

  • 无创、无辐射,仅需注入微弱电流即可获得皮肤内部生理信息
  • 结果呈现简单直观,易于非专业人员理解
  • 能够检测到更深层的皮肤病变
  • 适合大规模人群的早期筛查

随着地球环境恶化和工业化学用品的广泛应用,未来人们对皮肤疾病筛查的需求将急剧增长。BIS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为皮肤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