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骗攻略:大写数字使用与五大诈骗预警
双十一防骗攻略:大写数字使用与五大诈骗预警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物。然而,在这场购物盛宴中,也隐藏着不少诈骗陷阱。为了帮助大家安全购物,避免上当受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双十一必备的防骗利器——大写数字。
大写数字的正确书写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掌握大写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是防范购物欺诈的第一步。
1到10的大写数字分别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大写数字的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大写数字主要用于一些正式场合,比如银行存款、支票、合同等地方,以避免数字被篡改。
银行存款: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填写金额时就需要用到大写数字。如果你存了一万块钱,填写的时候就得写“壹万元整”。这样一来,任何人看到这个金额都会很清楚,而且不容易被改动。
合同签署:在签署购物合同或协议时,使用大写数字可以有效防止金额被篡改。例如,如果你购买的商品价值“伍仟元”,使用大写数字可以避免被恶意修改为“陆仟元”。
红包:很多人喜欢在过年时送红包,红包上常常会写上大写的金额,比如“壹佰元整”或者“伍佰元整”。这样不仅显得正式,也让红包看起来更有仪式感。
防骗技巧
双十一期间,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诈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及防范措施:
“中奖”骗局:不法分子向各种地址普发快递,内含低价低质的日用品、文具等,却冠以“双十一答谢回馈客户”的名义,提供“抽奖券”“兑奖券”等。“奖券”往往能中大奖,包括名牌手机、家电等,若想“兑奖”需要添加指定客服微信等社交账号。“客服”会用各种方式诱导潜在受害者进入“刷单”“投资理财”等陷阱。等“返利”金额很大时,以账户冻结、操作失误需解冻等理由,诱导受害者去银行提取现金或购买黄金。要求受害者通过网约车将现金或黄金送到指定地点,声称完成这一步骤才能解冻账户、提现或获得返利等。
- 防范措施:不论形式如何、“奖品”如何,“免费包裹”都不能信。不要见码就扫,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也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App,更不要相信刷单返利、网络投资暴富等说辞。
“免单”骗局:骗子会给受害者发送“中奖免单”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或扫描二维码,要求先缴纳“手续费”“保证金”,最后拉黑受害者。“售后服务”骗局还有“商品有瑕疵,召回理赔”“快递遗失,主动退赔”等,骗子的意图都是通过“手续费”“保证金”等骗取钱财。
- 防范措施: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如遇抽奖、免单、主动退赔等活动,应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
“最低价”骗局:不法分子利用“直播能互动”等特点,以“预售专属链接”“加微信私聊,有最低价”等理由,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将“超低价”“预售价”等专属链接通过短信、微信等发送给消费者。这类链接中可能含有木马、钓鱼等程序,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账户信息后,最终骗取预售定金乃至商品价款。
- 防范措施:警惕不合常理的异常低价,切勿绕过平台私下交易,导致脱离平台保护。此外,还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带货进行诈骗、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
“红包”“预售优惠”骗局:骗子在平台发送虚假“红包”或“预售优惠”链接诱骗消费者点击,跳转到其他网站页面后,再要求消费者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从而导致消费者银行卡账户被盗。
- 防范措施:慎点“红包”领取或“预售优惠”链接。当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立即关闭。
“快递员”骗局:不法分子可能冒充快递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钱财。
- 防范措施:不要轻信陌生人,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钱财。
总结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既要享受购物的乐趣,也要理性消费,避免陷入消费陷阱。掌握大写数字的书写和使用,不仅能帮助你避免金额被篡改,还能让你在填写重要文件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提高警惕,防范各种诈骗套路,才能真正享受双十一带来的实惠和乐趣。